第五百九十八章 后宫(第4/5页)

这也是为加强内阁的地位权柄。

楚希声预计自己是当不了太久的人皇。

他自己也没有多少时间参与治国。

未来他这个皇帝,其实就是一个象征。

所以他减少对内阁的掣肘,降低各部尚书的地位,方便内阁治政。

不过枢密院直属皇帝,兵部由枢密院辖制。

户部与礼部的一应尚书与侍郎的任命权,也必须捏在皇帝的手里。

内阁有权推荐,却必须由皇帝确定人选。

楚希声知道一国之政,财政,人事与兵权是最紧要的,只要捏紧了这三点,问题就不大。

楚希声自己无心治国,对世俗间的权柄也不在乎。

以前他接手铁旗帮,是为了完成混沌秘仪。

现在建立大律朝,是为了强化十二龙神天守,对抗诸神。

楚希声对一应繁琐的案牍公务,其实厌烦无比。

不过他如果有后代,后代又有治国的雄心壮志,就可凭这一架构轻松的拿到实权。

楚希声还改良了督察院,在督察院里面增加人员,设定了各级御史,且以律法的形式,划定了他们的权限与职司。

不像是大宁朝的督察院,御史什么都监督,结果什么都没能监督好,还会把朝局政治搅的一团乱麻。

他还另设了‘审计院’,专门审计朝廷各大部门与地方郡县的财政开支。

不过楚希声对督察院与审计院之类的监察机构其实不抱指望。

这些机构在开国之初,人心思定,政治清明的时候还好。

可一旦时间久了,在财富金钱,物欲权柄的腐蚀下,他们很难不出问题。

楚希声现在只能指望严格的制度,能够让大律朝这些官僚们腐朽的时间延缓一二。

他也从没指望自己建立的这个皇朝能够万世万代,江山永固。

此外他还从地方收权,将地方上的一应刑名按劾之事,收归上一级的按察使司管辖。

接下来是各级官员,各级将官的任命,以及防区的划分,各地的守将等等。

还有一应有功之臣的封赏。

楚希声采取的还是公侯伯子男五级爵位制,每一级还分成三等。

比如男爵,就有乡男,县男,郡男之分;公爵也有县公,郡公,国公之分。

另还有世袭罔替与减等世袭的区别。

楚希声在军功封爵上还是比较慷慨的。

不过大律朝立国极顺,少有波折,又多赖楚希声夫妻二人之力,一应将臣中获封公爵的极少极少,世袭罔替的就更是少而又少。

也就只有铁狂人与铁笑生兄弟各自取得了一个国公之位,还要减六等世袭。

他们两人未来是不可能统军征战的,估计这就是他二人最终的爵位。

待得楚希声将这一切都理清之后,已经是九天之后了。

九天之后,楚希声率群臣众将,以及由铁旗帮六大战堂改编成的二十万禁军,声势浩大的前往秦淮郡。

就在他们抵达秦淮郡的次日,恰是黄道吉日,宜开业,宜嫁娶,宜祭祀。

楚希声在这一天登基开国,在数十万人的拱卫朝拜中御极称帝。

此时一应将臣,所有将士,大多都是满面潮红,兴奋不已。

然而在皇宫主殿太政殿内,最接近皇座的一群人,却有一部分人面色凝重,甚至是暗含忧虑。

已经领受楚希声诏令,担任内阁辅臣的‘文冠武绝’鼎苍生就是其中之一。

他甚至频频向旁边的剑藏锋侧目以视。

剑藏锋被他看的不耐烦,略含无奈的转头道:“祭天一事陛下心意已决,鼎老哥就别再费力气了。你们就不想想陛下是何等样人,他都不将诸神放在眼里,造化神树之下,一人一刀逼迫诸神俯首让步。他岂会效法之前的那些皇帝,祭祀苍天,礼敬诸神,当什么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