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兵强马壮者(第2/3页)

朱高煦继续吐沫星子横飞:“俺还觉得,其次便是封建国家管理,应该还包括对封建国家经济、文化的控制。封建国家管理不仅是统治者对老百姓和其他势力的管理,也是对方方面面,有形的、无形的事情的管理。”

此言一出,朱棣倒是真的有点对二儿子刮目相看。

这才被姜先生调教了几个月,便跟变了个人似地,不仅脾气肉眼可见地没那么暴躁了,而且竟然还能在短时间思考问题后,给出一个听起来还挺完整的答案。

最起码,有首先有其次,条理清晰,内容靠谱。

想到这里,朱棣竟是颇有些老怀大慰的感觉,他看向姜星火的眼神里,也带了一丝感激。

朱棣心中想道:“朕本来以为这傻小子没救了,没想到经过姜先生的教导,竟然真的产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姜先生的能力,真是让人觉得神秘莫测,不仅能预知未来、学识渊博,而且教书育人也不差,让朕联想到了那因材施教的孔夫子。”

朱棣的心思略微有些复杂,孔圣人,姜圣人,姜星火若是出狱后,恐怕以他的能耐,光靠一张嘴、一根笔,就能把大明的思维界搅得天翻地覆罢。

不过这样对朱棣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毕竟,论刀把子,这个世界上还没有人比朱棣的刀把子更硬。

但是论笔杆子,朱棣的笔杆子恐怕跟他的刀把子比起来就差的太多了……就连学识最渊博,最能蛊惑人心的道衍,都不敢跟儒家正面说道说道,以前只能写点驳斥程朱这样死人的文章来聊以自慰。

真正的勇士,需要直面儒家这个庞然大物,需要顶住万人唾弃,需要承受无与伦比的心理压力。

与儒家开战,攻讦、诋毁、谩骂……除非一个人能够完全没有任何社会关系,不在意任何人的看法,方能抗住这种恐怖的压力。

而朱棣觉得,姜星火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心怀苍生之志,能做挽天之举。

且不说朱棣心思如何转动,朱高煦这边却是滔滔不绝了起来。

“所以俺觉得封建国家管理,就得需要封建国家拥有绝对权威,而且必须具有严格的管理法律和明确的规范。”

“如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那这封建国家管理将很难长久维持下去,俺觉得应该施加严刑峻法,任何官吏想违反封建国家管理的法律都将受到严厉惩罚……这样,就不会出现三儿子那样的贪官污吏了。”

“扒皮萱草哪够?要俺说,得恢复商纣王的炮烙(即在铜柱上涂油,下加炭使热,令有罪之人行其上,辄坠炭中烧死)、虿盆(指将人剥干净,涂上引诱毒蛇的草药,扔下坑中,喂毒蛇)!”

姜星火:“……”

郑和:“……”

朱棣:“……”

朱棣看了一眼自家老二,不由地心头感叹,真狠啊,比自己诛十族玩得都花。

“你说的这些也不是没有道理。”姜星火开口道:“好了,言归正传,封建国家管理,从字面上来理解确实可以理解封建国家对各种事情的管理,但是,在讲课的情况下,其实我们并不需要去深切关注这些,而是要对其进行本质分析。”

姜星火郑重问道:“想要探究封建国家管理,先要探究封建国家,请问,封建国家建立的过程是什么?直接说出你们的第一反应,不要思考,不要犹豫。”

“兵强马壮者欲王之!”

朱棣和朱高煦几乎同时说出了这句话。

两人诧异地扭头相视,又同时别过头去。

这句话语出《新五代史·安重荣传》,安重荣是石敬瑭的手下,乃是对辽的鹰派,安重荣尝谓人曰: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

这句名言从说出口的那一刻,就已经成为了军头们注定要奉为圭臬的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