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驭龙(第2/3页)

随后,又给卓敬写了封信,让老头加快对钦天监人员的培养和部分换血,这些人接下来大航海还有大用,无论是征安南还是征日本,都少不了他们的帮助。

写完信,封好火漆,盖上自己的印章,姜星火方才舒了口气。

“国师似乎有些心烦,可是眼前常州府的事情?”

慧空接过信,开口有些费力地说道。

姜星火略有诧异地看了慧空一眼,这沉默寡言的和尚倒还真是第二次听他开口说话。

“非是如此。”

姜星火打开折扇笑道:“常州府这点事,算的了什么?不过是顺手解决罢了。”

慧空说话越来越利索了,复又问道:“国师,小僧其实一直有一个疑惑。”

“且说。”姜星火抬眼道。

“常州府确实有可能有问题,但时间如此紧迫,民变耽误不得,我们为什么不直接去松江府?那里民变闹得最凶,洪灾也最严重,赈灾也很不力。”

慧空的话语说的很委婉,姜星火知道,慧空的疑惑,恐怕也是队伍里很多人的疑惑。

“你便是想问,为什么我们要在常州府耽误时间,常州府明明离南京城这么近,既不可能闹民变,官员也相对老实,赈灾的速度看起来也还像模像样,直接浮光掠影地看一下就好。”

慧空点了点头,他就是这个意思,只是不好意思当面直言。

姜星火沉吟刹那,反而扭头向王斌问道。

“今天早晨,你跟我一起在酒楼高处看了整座城池,你觉得这个常州府城,是怎样的城市?或者说,这座城市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王斌回想了一番,清晨时看到的河流纵横、帆船往来的样子,回答道:“水运贸易。”

“正是如此。”

姜星火起身,在寺庙的凉亭中微微踱步道。

“常州府城正是因为处于承担转运商品功能的江南运河与长江的中间点,所以才能发展为如今的‘南国之通津’……换言之,常州府城是靠水运贸易活着的,你看看运河两岸民居的密集程度,再看看西仓、表场、东仓三个大型码头和这座寺庙周围绵延数里的青果巷、篦箕巷等商业街道,这些是在其他地方极难见到的。”

慧空也点了点头,他其实是先巡抚队伍一步抵达常州府城,入住了这座城中的小寺庙,初见沿线舟楫往来穿梭如缕,茶楼酒肆灯火通明的景象时也颇为惊讶,而且此地文风极盛,后河白云溪居住的多为官宦人家,经常举行文人群体的书画品鉴活动。

“这便是为什么我要先清理一遍常州府的原因了。”

姜星火手中的折扇合上,重重一挥。

“行军打仗,尚且都没有不顾后勤辎重起始地不安全,就贸然发兵的道理。”

“想要在江南大规模赈灾、治水、变法,常州府这个东西南北水系往来的枢纽,是重中之重。”

“只有此地弄成稳固的大后方,方才好全力以赴,明白了吗?”

“否则的话,乡间豪强,城里官员,在我眼里又算的了什么东西?何须这般耗费精力?”

这便是说,与苏、松、嘉、湖等地相比,常州府的农作物产量并无绝对优势,手工业同样发展迟缓……常州府之所以能有今天与其他四府相提并论的地位,完全是因为水运,尤其是运河贯通江南的东南-西北走向,且处于与长江交汇这个水运节点的优势,方才成为环太湖圈五府的重要经济中心。

这个道理说清楚,众人自然统一了思路,也就没了之前的困惑。

“所以刚才国师在烦心什么?”

慧空好奇问道。

姜星火倒也不做掩饰,虚虚点了点南方,又点了点东方。

“安南,日本。”

说到这里,姜星火真的无比的想念李景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