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第三次(第2/3页)

宋思衡戴上了自己开会时会戴的那副框架眼镜,然后按了几下遥控器,最后停在了一幅电影海报上。一部2004年出品的法国电影。海报上一个中年男子和一个小男孩在海滩边追逐。

“冰箱里有葡萄酒。”宋思衡说道,“旁边的高柜里有玻璃杯,倒两杯。”

五分钟后,电影刚好开始。杨晓北端着两杯酒放到了一侧的边几上。

电影节奏很慢,杨晓北看得昏昏欲睡。宋思衡拍了他两下,才彻底清醒过来。

“你喜欢看这种?”杨晓北揉了揉眼皮,“我还以为你喜欢看科幻,什么星球大战那种。”

宋思衡对音乐、电影什么的,也没有特别的喜好。只是偶尔飞国外的时候,长途旅行太过难熬,他会提前在平板里下几部电影备着,捱过枯燥的飞行。

但不知道为什么,这部电影他零零总总竟也看了三五遍。

“单亲妈妈花钱替听障孩子找个临时爸爸?”这是杨晓北看了二三十分钟后,对这部电影唯一的解读。

宋思衡倒也无法反驳,点了点头:“对。”

宋思衡坐在正对屏幕的位置,而杨晓北坐在侧面。屏幕散射的光线打在两人脸上,宋思衡的鼻梁、嘴唇被打亮。而杨晓北整张脸都隐在昏暗之中。

微微反光的边几上搁着两杯酒。靠近宋思衡的那杯已经见了底,杨晓北手边的那杯却只喝了一点。他似乎对酒精没有什么兴趣。

“你不喝酒?”宋思衡有些诧异,杨晓北曾经还在酒吧打过工,对酒水单如数家珍。

“不喝。掉肌肉。”杨晓北摇摇头。

宋思衡顿了顿,他原本以为杨晓北就是个纯粹的混球,如今看来或许并不全是。

2004年的电影画质并不算高清,低饱和度的画面像是被晒褪色的工笔画。

无边的大海上航行着巨大的邮轮。男人穿着黑色的皮夹克,扶着船的桅杆,眺望陆地。

沉默的杨晓北忽然开了口:“我以前也这样过。”

宋思衡回头看他:“怎么,你当过海员?”

杨晓北笑了笑:“哈哈,怎么可能。我又不是重生来的。我是在船上长大的。”

“船上?”

“嗯,南江的渔船,我正式学游泳前一直住在那里。不过现在......已经没有了。”杨晓北似乎陷入了短暂的回忆,“我就记得,甲板摇摇晃晃的,不过我那时候小,也不知道什么叫晕船,光着脚到处跑。”

他难得语气平缓,逐字逐句:“南江涨潮的时候特别壮观,大人们也不下网了。我们一帮人就坐在船头看江水。那时候的太阳好大,鲜红鲜红的,腾地一下就从江面跳了出来。”

宋思衡总算知道,为什么杨晓北会做的菜都是出了名的渔家菜。

只是他对这段童年记忆并没有什么同感。南江于他来说不过是一片寻常水域。

电影过了半,银幕上扮演临时爸爸的海员下了船,朝那孩子招手。

“这风险也太大了。”杨晓北轻声说着,又打了个呵欠,垂下了眼皮。

宋思衡转头看他:“这有什么。”

“付一笔钱,找一个临时演员给孩子当爸爸。”杨晓北看着银幕,闷闷地说,“最后如果他一走了之,这个妈妈怎么办?”

宋思衡把杯底最后一点葡萄酒喝完:“你如果困了就去睡觉。”

“没有。”杨晓北摇了摇头,还是坚持陪宋思衡把电影看完。

他们之间的谈话似乎总是无疾而终,却每次都会以同样的冲动结局替代收尾。

宋思衡喝完葡萄酒,脸颊微红,想起身时却打了个趔趄。杨晓北从身后托了他一把。两人肌肤相贴,宋思衡身上有些烫。

“老板,你的酒量真的很差。”杨晓北在他耳边说。

落地窗的纱帘被缓缓拉上,室外的寒冷和陌生人的目光被彻底隔绝在外。

宋思衡并没有完全醉,他抬起右手想取下眼镜,却被杨晓北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