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天才少年(第2/4页)

七岁时,凌小北顺利进入了当地的公办小学上课。他学习成绩一向不太好,但他自己毫不在意。杨青偶尔会因为他考试没考好责骂他,凌小北也舔着一张脸姑姑长姑姑短,把人哄得晕头转向。

直到他上到三年级时,杨青的打渔生涯再次受到重创。原本她腿脚已经不太利索,每次捕鱼只能跟在别的渔船后捡一些漏,然后再批发卖给来收鱼的鱼贩,收入已经大不如前。

但是某天上午,南江承包水域管理的公司忽然给她来了电话,说是有大事要宣布。

几十户渔民放下手里的活,乌泱泱地涌进了狭小的办公室。

一阵聒噪的争吵声后,杨青才得知,南江边上这块地刚刚被拍卖给了地产集团,从下个月开始,地块就要进入开发,沿江一片会打造成滨江花园,滩涂将被填埋。他们的渔船也永久不得在这片区域停靠。

对方公司给了一笔不多的钱将人打发走了,杨青被迫放弃了捕鱼的营生。

晚上,凌小北跟杨青坐在家里喝着热腾腾的鱼汤。杨青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他。

凌小北先是一愣,然后嬉皮笑脸起来,宽慰杨青:“姑姑,你怕什么?等我游出成绩来,游成了全国冠军,到时候奖金几万几十万往你卡里打!我们也不用住这江边的破房子,直接去城里买大房子!”

杨青扯出一个苦笑来,也别无他法,只得认命。

一个月后,杨青搬到了老城区,租了个别人闲置的员工宿舍住下。家里虽然很小,只有一室一厅,但杨青收拾得很干净利索。浅绿色的木门,透明得能印出人影的玻璃窗,一张小小的米色布艺沙发,铺着白色蕾丝布罩;西侧的厨房不过三个平方,但是能晒到一整个下午的太阳,小小的空间里碗筷归置得很整齐,唯一的卧室里摆着杨青从旧物市场淘回来的木板床。

但杨青常常很自豪地跟凌小北说:“你别小看这床,胡桃木的!别人都不识货,被我拣着了!”

凌小北常年住在队里,不经常回家。但每次回来时,推开门家里都有一股清香,杨青会去周边的野草地摘些野花回来,偶尔是月见草,有时是雏菊,她会用剪刀把野花的叶子修剪干净,再插进半满水的玻璃瓶里。

凌小北的游泳生涯一开始还算顺利。在少年队里他如鱼得水,排名长时间霸占着队里的一二名。遇到其他市的少年队来挑战,也丝毫不惧,一路过五关斩六将,给教练带回来不少金牌。

-

在他十五岁时,全国星河杯选拔赛开始报名,这次比赛将在全国最顶尖的场馆立源体育馆举行。星河杯是全国的游泳少年都期待已久的盛会,一旦在这场比赛上杀出重围、崭露头角,基本都会被知名教练纳入麾下,前途无量。

不巧的是,凌小北在比赛前有些感冒,训练时咳嗽了几声,游起泳来也感到有些胸闷。教练怕影响比赛,想带他去看医生,却被凌小北拒绝了。

开赛在即,他不想被这些小毛病拖住脚步。第二日,凌小北就跟着教练坐上了去北市的火车。

江城到北市有一千多公里,他们坐的快速列车也得开六七个小时。十五岁的凌小北已经有一米八的身高,二等座的空间狭小,他的腿无处安放。

一路上,他蜷缩着大腿,歪着脑袋靠着车玻璃,看着窗外逐渐陌生的景观。潺潺流水变成了宽阔的平原,连太阳都好像变得更高更远。

星河杯的比赛不同于往常的交流赛,赛制更专业,对手也更强大。凌小北第一次见到这么漂亮、高大的场馆,宽阔的八泳道,高清的显示屏,能容纳上万观众的坐席。屏幕下方悬挂着几张巨幅照片,凌小北从左向右看过去,都是近些年出名的全国冠军。

凌小北报了两项,一百米和两百米自由泳,这也是他一直以来的强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