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山东全境民乱起(第2/3页)

李密原本以为杨玄感身为杨素的儿子,战略眼光应该有一点。不过他看出了杨玄感想要攻打洛阳的意图,才退而求其次,告诉杨玄感攻打洛阳是下策。

但杨玄感居然仍旧想去洛阳?他真的以为攻占洛阳后就能一呼百应天下归心?杨广还没死呢!

李密突然觉得杨玄感自诩项羽,还真的有点像项羽,“衣锦还乡”“沐猴而冠”。

李密虽然仍旧受杨玄感礼遇,但他心中萌生了退意。

杨玄感看着不像是个能成事的人。自己要做好随时逃跑的准备,唉。

杨玄感犹豫了许久,对李密道:“我仍旧意属攻打洛阳。我们先去洛阳,若洛阳戒备森严,再取道去涿郡。”

李密松了一口气。罢了,至少杨玄感还有基本常识,知道第二选项选直接攻打杨广而不是高颎。

杨玄感做好决定后,就紧锣密鼓地开始谋反。

他以诬陷来护儿谋反来凑集粮草、征集士卒,然后举兵前往洛阳。

李密看着杨玄感的“十万大军”直皱眉。

他以为杨玄感既然敢造反,至少准备了一支五千人左右的精兵。

好歹战马、盔甲、武器齐全的三千精锐骑兵应该有吧?

没想到杨玄感除了自己和少数亲卫有像样的武器,“十万大军”军备极其缺乏,完全没有攻坚的力量。

杨玄感不是早就准备谋反了吗?这提前准备做得太差了吧?

难道是因为杨广的监视太严密,所以楚国公才没有机会积攒造反的力量?李密给杨玄感找了理由。

李密想,杨广威望未坠,又对朝臣监视极严,楚国公无法提前积攒力量很正常,自己不该责怪他。

……

“阿嚏。”李玄霸揉了揉鼻子。

他紧了紧毛皮大氅,将账本最后一笔添上。

“西域贵族真是富得流油,简直能和后世的沙漠土大户媲美。”李玄霸露出笑意,“能给二哥养活五百精兵了。”

五百具装精锐骑兵,争霸天下可能还有点困难,但要割据一地当诸侯是完全没问题了。

李玄霸努力多年厚积薄发,终于能给带领了多年杂牌军的二哥凑一支真正的精兵,让二哥不用顾忌任何领兵之外的事随意发挥他的军事才能,这种成就感,让一贯冷静的李玄霸都忍不住自得感膨胀。

这样一点一点偷偷摸摸积攒势力并成功的感觉真是太棒了。

算完账后,李玄霸才拆开家人送来的信。

父亲的信只是让自己和二哥注意身体,絮絮叨叨了一堆“人生经验”。

母亲的信写了中原近况。信送来时,杨玄感还未叛乱,但民乱更频繁了。

三月,杨广第二次御驾亲征高丽。同时,他还征伐十万百姓修缮扩建大兴城。

母亲在信中叹息,皇帝说是只征丁男,但她去大兴探望女儿时亲眼见到路上服徭役的百姓,竟没见到一个“丁男”。

哪有什么丁男。

适龄的丁男承担征伐高丽的徭役都不够,壮妇都早就被摊派了徭役。来大兴的“丁男”,全是老幼。

李玄霸叹气。

杨广三月御驾亲征高丽,三月扩建修缮大兴城。

同是三月,济阴(山东曹县)孟海公起义;齐郡(山东济南)孟让起义;北海(山东益都)郭方预起义;平原(山东平原)郝孝德;厌次(山东无棣)格谦;渤海(山东阳信)孙宣雅起义。

并非现在所指的崤山以东,而就在后世的山东省范围内,几乎全境叛乱。

山东半岛与朝鲜半岛隔海相望,是杨广征高丽搜刮民力最严重的地区。

同时,山东半岛在去年和前年连续遭遇极大水旱灾害,本就民不聊生。

李玄霸当初去泰山脚下时,山东在靠近郡县的地方,大致还算安稳。现在山东的郡县大概都已经失守了吧。

但山东离朝鲜半岛如此近,山东全境民乱郡县失守,竟也没让杨广有丝毫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