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始毕可汗攻雁门(第2/6页)

虽然知道李世民很坚韧,但他们仍旧无法安心,担心李世民大喜大悲之下出事。

好不容易得到李三郎的好消息,如果李二郎又病倒,他们可承受不住。

高表仁试图让新加入的裴行俨等人帮忙分担自己手头的公务,自己好有更多时间守着李世民。

裴行俨完全不给这个渤海郡公面子,狠狠白了高表仁一眼:“我也担心李二郎,不走。”

薛元敬和迟了几日赶到的薛德音立刻附和。

柳亨叹气:“你就是想排挤我等!”

高表仁只好放弃把这四人排挤出核心圈子。

啧,被发现了。

以前李世民对房乔、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都是无视年龄打闹,只有自己以李世民兄长自居。现在裴行俨等人居然也像兄长般关心李世民,高表仁略有点小心眼。

不过这点小心眼不会让他真的排挤同僚,顶多偶尔使点无伤大雅的坏心眼而已。

李世民了半个月的时间才把决堤的泪水关住,变成了一会儿垂泪一会儿傻笑。

他还练就了新本事,能在垂泪和傻笑的时候处理公务。

他甚至还能垂泪着傻笑着练兵。

薛举看见李世民一边垂泪或者傻笑,一边箭无虚发,不知道是该无语还是该敬佩。

他观察其他人,看到李世民心腹将领露出欣慰和宠溺的笑容,继续挠头。

啊,头发被挠掉了好多,心疼。

薛举终于在这诡异的气氛中撑不住了,提着好酒好肉去见和他比试过的秦琼,放下世家和豪强的身段,向秦琼打探为何军中气氛如此诡异。

秦琼将宗罗睺和周达叫上,将薛举介绍给两人。

李世民提前吩咐过,如果薛举不来寻秦琼,秦琼便保持对薛举公事公办的冷淡态度;如果薛举放下倨傲与他结交,秦琼就将宗罗睺和周达介绍给薛举。

秦琼虽然书读得不多,但很会处事,将李世民的吩咐完成得很好,无论是之前的冷淡还是现在的热情,都没让薛举察觉不对。薛举还以为秦琼本来就是这种外冷内热的人设。

周达身为唐国公府家将,最先开口:“薛绍玄,你大概听闻过,我家郎君在十一岁时第一次出兵便生擒吐谷浑可汗。”

他比了比:“那时候二郎君才这么高。”

薛举:“……”他喝了口酒压惊。

李二郎君生擒吐谷浑可汗的事他当然听闻过。不过因为李二郎君做此事时才十一虚岁,薛举一直以为这件功绩有水分,可能是其他将领或者蛮夷部落的功劳,只是因李二郎君身份尊贵,才抢了头功。

薛举虽是豪强,但只当了一个小小的校尉,对朝中之事了解不多,只听了民间传闻。

周达是亲历此事的人,他将当时出战细节一一道来。

时隔多年,他仍旧记忆犹新。

“这么神奇的一战,就算我快老死的时候,也一定会记得一清二楚。”周达只隐瞒了霹雳弹的事,将三郎君的算无遗策和二郎君的天下无双描绘得栩栩如生,“我们这群老兵,大部分人都是从二郎君和三郎君私自冒险伏击吐谷浑可汗时就跟随他们……”

周达哽咽了一声,灌了一杯酒,抹了一把眼泪:“说句没规矩的话,他们是我们的郎君,也是我们看着长大的孩子。我们亲眼看着他们从垂髫孩童变成少年英雄。他们受苦,我们真的心痛啊。”

薛举不敢置信:“私自冒险伏击?私自?不是大隋皇帝的命令吗?”

周达冷哼:“皇帝懂什么?只知道把二郎君和三郎君的功劳抢到自己身上。二郎君和三郎君是为了给元德太子报仇,才带着家丁和从回纥借来的几百人,借口出城打猎,奔赴千里伏击吐谷浑可汗。裴公都一无所知。”

宗罗睺和秦琼眼露向往:“恨没有早跟随主公。”

薛举想着才十一虚岁的双生子为了给太子表兄报仇,居然敢带着家丁伏击连大隋大军围堵都杀不了的吐谷浑可汗,也不由热血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