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双树

江南原本水路是最方便的但近来暴雨不断, 谁也说不准后续还会不会下,不少码头因着洪灾已经封了,大小船只停航的也多。

好在走陆路并不远, 岑砚他们在灾区, 也有专为他们几个钦差腾出来的官署居住。

但官署人来人来, 外面又在闹洪灾,并不适合岑安安这个年岁的小朋友。

故而最终决定就近包下整一个客栈,这样王府带的亲兵有地方住,有马匹每日来回也还好, 与灾区中心隔着一段距离, 对岑安安也好。

生平第一次出远门, 岑安安看什么都稀奇。

早间父子两个一模一样, 要赶路,就必须早起, 庄冬卿由六福收拾好,眼睛半睁不闭地摸上了马车,倒在榻上就睡。

岑安安那边也是揉着眼睛, 一副靠着阿嬷肩膀就能睡着的小模样。

阿嬷索性将一大一小放在一起, 庄冬卿抱着岑安安,刚好连毯子都省了一床,一大一小偎在一起, 睡得香甜。

晚上岑安安睡得更早些,在马车上两人就差不多时间醒, 一大一小坐着揉眼睛,再重新简单的洗漱一遍, 用些干粮当早饭。

哦对了, 岑安安可喜欢阿嬷做的鲜花饼, 要不是小孩子吃多了不克化,恨不得一天吃上整整一盘子。

“叭叭,饼。”岑安安拿了块今年在宅邸新作的鲜花饼,举起给庄冬卿。

庄冬卿咬下一大口后,剩下的都是岑安安的。

为了赶路,干粮吃得多,阿嬷怕岑安安消化不了,又进一步约束了他每天的饼量。

从苏州出来,第一日还好,虽然也能看到赶路的流民,但并不多,且穿得也都有模有样,瞧着只是投奔亲戚去的。

第二日彻底离开了苏州,进入其他地界,慢慢的,灾害的影响就显现了出来。

中途休息,亲兵们围着马车分散开来,庄冬卿下车活动筋骨,岑安安也在六福怀里,抱着个大馒头,边吃边用好奇的视线探寻这个世界。

沿途的流民这个时候已经多了起来,从最初看见的衣着整齐,更深入灾区后,陆续也见到了灰头土脸,身上只有个小包袱的百姓。

“爸拔,他们是不是需要帮助啊?”

岑安安小胖手一指,顺着方向,庄冬卿便看见了相继搀扶的一家三口,中间的妇女似乎腿脚出了问题,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

他们定期都会拦住一些流民,询问受灾情况,看对方需要再给点东西。

岑安安问他们在干嘛,阿嬷说是在帮助人,小崽子记在了心里。

庄冬卿看了眼身边的护卫,护卫会意,不一会儿,便有人上前问询。

问完回来禀报道:“说是甜水县的农户人家,家靠河堤近,今年水患把田地和房子都冲毁了,不得已,一家三口去远地投奔亲戚。”

“甜水县,那离闹洪灾的地方已经很近了。”柳七说道。

徐四问:“那妇人的腿怎么了?”

“说是第一次抢救田地的时候伤了。”

庄冬卿:“去问问他们灾区在他们离开的时候是个什么情形,还有一路上有没有生病的老乡。”

护卫应诺。

再次回来道:“离开的时候他们居住的房子田地都已经被淹没了,官府的人基本都集中在河堤冲毁的地段抢救,说是没人能顾上他们,眼瞧着实在是没法子待,才决定背井离乡。”

“他们算是走得早的一批,同行里但凡有生病的,都在后面了。”

庄冬卿懂了,让人将情况转述给赵爷,不一会儿,就有大夫从一辆马车上下来,给那位农妇瞧了瞧腿,详细地问过了伤情,又问了下灾区出来生病的人,是个什么病症。

这家人还要赶路,中药大夫开了,也没地方煎,最后只能拿了瓶外伤药给他们。

庄冬卿从六福手上接过岑安安,岑安安蓦然问道:“爸叭,我可以把馒头给那个姐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