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第2/4页)

人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看起来上次从少阳病房哭着跑出去的女人心里还有点别的想法。

江夏抬头看了一眼天上的太阳,这个世界上想要不劳而获的人太多了,谁知道不会是水中捞月呢?

找到电话亭,江夏给三个正在出租的铺面老板打了电话,约定好明天面谈的时间。

眼看着天色还早,江夏开车来到新买的房子门口。

刚刚下车,正巧隔壁刘大爷推门出来。他手里拎着一袋垃圾,看到白色的福特车,他微微一愣,“丫头,你还会开车?”

昨天江夏把车停在外面,刘大爷并没有见到。

这个时代,能够买得起轿车的人可不一般。

“大爷,下午好!我工作需要,所以家里给配了辆车。”江夏从车里下来,笑着看向刘大爷。

昨天顺利买到房子,江夏本意是要给他封个红包的,毕竟他是中间介绍人,谁知道被大爷给拒绝了。

刘大爷绕着福特车转了一圈,他倒不是羡慕这车,而是仔仔细细看了汽车的配置。

“这车是进口的吧?大爷我年轻的时候就在造车厂里上班,一辈子都跟这些汽车金属零部件打交道。现在年纪老了,厂里不需要我了。就只能溜溜鸟,散散步。”

看得出来,他对车子有一种特别的感情。

江夏过来本也没有什么要紧的事,她笑着看拉开车门,“大爷,您要是不忙,我邀请您坐车四处看看。”

刘大爷笑着应了一声,他知道眼前的江夏是个知恩图报的好丫头,对方这么做也是为了感激他昨天带她过来,促成了买房这件事。

胡同宽阔,足够一来一往两辆车穿行。刘大爷上车后,主动系好安全带,他摸了摸中控台,再看看座位上的真皮座椅。要是什么时候他们国家也能生产像这样的汽车,那就好了!

路上,刘大爷说起了自己在长春一汽工作的经历。

“三十多年前,我从苏联留学回国,去到了吉林长春。中国的第一辆汽车厂是我看着它从平地修建起来的,两年后,我们的第一辆解放牌汽车下线。丫头,你不知道当时热闹的场面。我们的重工业迎来了新的局面!”

江夏很喜欢听老人讲过去的事,那个艰苦的时代,有很多像刘大爷这样无私奉献的人。

“大爷,我听我朋友说桑塔纳轿车已经在上海组装成功,以后我们肯定能够研发出小汽车,让小汽车像自行车一样普及。”

江夏说这话并不是为了安慰老人,而是在以后汽车真的会成为普遍的交通工具。

在北京的主要街道转悠了一圈,刘大爷笑着从车上下来。

“丫头,今天大爷真的要谢谢你!”

他今天本来是闷闷不乐的,因为刚刚知道自己的孩子也有了去国外发展的想法。年轻人向往更好的环境,更好的发展本来没有错,可是他们忘记了,脚下站着的这片土地,才是真正的家!

江夏站在门口,目送刘大爷遛弯的背影走远。跟这样的老人当邻居,等以后公公婆婆过来了,应该会习惯吧?

笑了笑,江夏拿出钥匙推门进去。

她得重新把买来的房子规划一遍,需要改造的和添置的家具都记在本子上。她知道少阳忙,所以一点也没有跟他提这些琐碎的事情。

等把新家彻底布置妥当,她再回去把老人和孩子接过来。

正房自然是给公公和婆婆住,旁边的书房公公应该很喜欢,他一直想要一间独立的书房来放置他那些宝贝的书本。

西厢房左右两边的房间给阿阮和海铭住,中间的房间当做是俩孩子的书房;她和少阳住对面的东厢房,旁边的两间房一间设计成少阳的书房,另外一间是自己的工作室。

这套房子是有人气的,哪怕是角落里也不见丝毫阴暗和灰尘。

江夏把需要采购的东西记在本子上,寻思等会儿出去要是看到邻居,问一问这附近有没有临时工,可以帮忙挪动家具、重新种植院子里的花花草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