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民(第3/3页)

[46]释:淘米。叟叟:淘米声。

[47]烝:蒸。浮浮:蒸气上升的样子。

[48]惟:考虑。

[49]萧:艾蒿。脂:牛肠脂。古时祭祀用牛油和艾蒿合烧。

[50]羝(dī):公羊。軷(bá):剥羊皮。一说祭道路之神。

[51]燔(fán):烧烤。烈:把肉串起来烤。

[52]嗣岁:来年。


卬盛于豆[53], 于豆于登[54], 其香始升。 上帝居歆[55], 胡臭亶时[56]。 后稷肇祀, 庶无罪悔[57], 以迄于今。

【译文】

我把祭品装碗里, 木碗盛肉盆盛汤, 香气四溢满庭堂。 上帝降临来尝尝, 饭菜味道实在香。 后稷开创祭祀礼, 幸蒙保佑无灾殃, 流传至今好风尚。

【注释】

[53]卬(áng):我。《毛传》:“卬,我也。”豆:一种盛肉的高脚碗。

[54]登:瓦制的盛汤碗。

[55]居:语助词。歆:享受。

[56]胡:大。臭(xiù):香气。亶:确实。时:好,善。

[57]庶: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