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第3/4页)

“昨天早上,在这后面发现一具被勒毙的年轻女子尸体,凶手是精神分裂患者,不好应付。发生这么一起残忍的命案,浴佛法会还没开始就触了霉头。”

“真惨啊。”

“对被害人来说,这种事情就像交通意外,都是凑巧发生的。”

“她怎么会来这里?”

“听借她暂住的姑姑说,她平常就喜欢游览古寺,常趁假日到肥前的国分寺遗址,或是这附近的观音寺和国分寺等地参观。所以说,她也是一个人来到这庙里的吧。要是她再早一点,在天色还没暗下来的时候离开,就不会出事了。”

“推测死亡的时间是何时?”

“依解剖结果判断,死亡时间在六日下午六点到七点之间。”

“那时候太阳已经下山了啊。庙里都没人听到女孩子遇害时发出的喊叫声吗?”

“正殿空无一人,庙里的人全在厨房,帮忙制作今天佛诞节要用的花饰。命案发生在正殿的正后方,离厨房有点远。”

“这个地方这么幽静,只要大声呼喊,总不至于完全没人听见。”

“凶手有精神分裂的倾向,问不出真相,就是接受调查,讲出来的也只是一些让人摸不清头绪的话。今天查到那疯子的藏身地点就在命案现场附近,据我推测,他早就躲在竹林里头,导致被害人在突然遭到袭击的情况下来不及大叫。突如其来跑出一个疯子,就算不是从后面突袭,而是从正面攻击,她也会吓到发不出声音吧。”

“凶器是绳子吗?”

他原本只打算寒暄两句,却越聊越起劲。

“凶器好像是在旁边的坟墓捡到的草绳,绳子不长,而且还被风雨摧残到都快烂了。遇害的女孩子也真是倒霉。”

“他怎么会拿那种破烂的绳子来当凶器?”

“唉,这还没查出来。既然他疯了,绳子应该也只是随手抓来的吧。他根本跟个小孩子没两样啊。”

“那名女子碰上他简直是飞来横祸。”

“我们也不愿意见到这种事情发生。女子的家境不错,她的父母怨叹说,早知道就把她留在家里,宁愿快点把她嫁掉,也不让她出去工作。”

“她是自愿离开佐贺,出来工作的吗?”

“她的父母说,她不想被绑在家里,所以跟他们约好了出来工作两年。他们很能体会女儿追求自由的渴望。”

“她在佐贺有喜欢的人吗?”

桑山听到副检察官提到追求自由,不禁产生疑问。

“她的姑姑表示,看她那样子绝对没有,她上班的公司也称赞她工作认真。”

他们聊天一聊就忘记了时间。

“那么,改天见。”桑山向对方道别。

“再见。”副检察官低头致意后离去。

桑山走过田间小道,回到温泉旅馆。孩童绕境队伍走在另一条路上,路旁围满了前来看热闹的群众。

回到旅馆,女侍将茶端进房里。

“您辛苦了。活动有趣吗?”

“哦,多谢你告诉我这个消息,我已经有二十多年没参加浴佛节的祭典了。”

“您喝到甘茶了吗?”

“那倒是没有。”

当天晚上,桑山搭乘火车回到大阪,后来不曾再和任何人聊起这件案子。他对案件的兴趣仅止于当下,过了也就忘了。

忘了也无妨,那不过是旅行途中的小插曲,不关己事。检察官这职业一年到头有各种不同的案件要处理,早已习以为常,更何况事情发生在不属于他管辖范围的九州。

日子一久,他更是完全遗忘曾发生过这起案件。他偶尔会去看戏,也观赏过《车引》这出剧目,但那只会让他联想起筑紫山间寺庙所举行的那场浴佛法会,疯子杀人的惨案犹如过往云烟,不复记忆。


  1. 即藤原时平。菅原道真与藤原时平于醍醐天皇即位时分列左右大臣,天皇因信藤原时平谗言,将菅原道真贬至九州。藤原时平其后积极进行改革,欲掌管政权,却英年早逝,谣传为菅原道真的怨灵作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