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2014年,匆匆那年(第2/12页)

胡桃探出头,问:“这是做什么的?”

“看电影,”林向屿用毛巾擦干手,走到书房,“要看吗?”

光碟机里还是《一天》的光碟,林向屿将它取出来,光碟架里放着许多部电影光碟,胡桃选了一部,是刘若英和古天乐的《生日快乐》。林向屿给她找来抱枕,去厨房给她做了一杯红枣桂圆茶,一会儿后,他端着玻璃杯打开书房的门,看到她坐在地上,全神贯注地在看电影。

屏幕上的光落在她脸庞上,影影绰绰。

“啊,你来了。”她说。

林向屿点点头,在她身边坐下来。影片里,多年以后,刘若英在日本留学,古天乐从香港坐飞机去找她,他们一起挤在狭小的房间里,裹同一床被子,看着对方,想笑又忍住,最后还是忍不住笑了。

刘若英说:“好奇怪,你真的在日本了。”

胡桃入迷地看着电影,看着屏幕里扎着马尾辩的女孩子,想,她一定等了他很多很多年。走路的时候想,他在这里就好了;吃饭的时候想,他在这里就好了;出太阳的时候想,他在这里就好了;下雨的时候想,他在这里就好了。

一个人的时候想,他在这里就好了;很多很多人的时候也想,他在这里就好了。

所以她才会说:“好奇怪,你真的在这里了。”

“你知道吗?”林向屿忽然开口,“在生物学上,有一种共生关系,是指两种不同生物之间所形成的紧密互利关系。如果分开,两方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或一颓不振,或死亡。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没有共生现象,地球上可能就不会存在生命。”

胡桃想了想说:“你是想说,世界上没有真正单独存活的生命?”

“就像他们?”胡桃指了指屏幕里的男女主角。

林向屿看着她的眼睛,没有回答。

不,他想说:“就像我们。”

2.

眼看着这一年就要结束,胡桃渐渐适应了现在的生活。她每个月定期去医院检查,脑海里偶尔会有画面一闪而过,她最初总是忍不住去捕捉那种转瞬即逝的光,时间久了,她也不再执着。

她甚至觉得,要是有一天恢复记忆,说不定才是一场灾难。

虽然偶尔会觉得寂寥和茫然,但是生活本身,并没有再亏待她。

一直到平安夜前夕。

胡桃接到一通陌生的电话,来自上海。胡桃偶尔也接到一些外地的电话,都是宣传和广告,但她还是耐心地接起来:“喂,你好。”

“胡桃儿!!”电话那头是一声热情的叫声,“想我了吗?!”

胡桃:“……呃。”

“哦,对,这是我新换的手机号码,我是项洁洁啊!我来上海工作啦!现在在等菀静来吃饭!我们都好想你啊,校庆你会来的吧?”

“啊?”胡桃没反应过来,“什么校庆?”

“一看你就是八百年没登录过邮箱了吧,一点都不关心母校!”项洁洁说,“百年校庆啊!我们毕业以后都没有聚过,来嘛来嘛,真的很想你啊。”

胡桃尴尬地举着电话,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胡桃?胡桃?你在听吗?”

“嗯,”胡桃定下神,作了决定,“我去,不过有件事我要提前告诉你。”

一刻钟后,项洁洁目瞪口呆地站在上海的街头,她周围人来人往,只有她一个人,像个雕塑一样一动也不动。

“你的意思是……你失忆了?没有开玩笑?”

“嗯。”

“一点儿都记不起了?”

“倒不是,”胡桃说,“会有一些潜意识的行为,记忆很模糊,觉得是自己的,又好像只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然后自己想象出来的。”

项洁洁无比犯难:“那你会……很难过吗?”

“有时会,有时不会,不去想就好了,”胡桃说,“如果你还愿意见我一面的话,我确实想要去上海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