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伽罗 上(第6/10页)

听郭夫人口口声声地提及她生的儿子们,崔夫人不禁被碰到了痛处,她深爱自己的夫婿,但命运实在太捉弄人,这些年她为独孤信接连生了七个女儿,就是没生下一个能跟随父亲上阵作战、能承袭父亲封爵的儿子。

崔夫人生的七个女儿个个出色,相貌美、读书多、能干有见识,既有舅舅家的博学和高贵,又有独孤信的勇气与肝胆。

而郭夫人所生的几个儿子,却无一不平庸。

以如此平庸之才,小小年纪便居于高位,还要面对执政大臣宇文泰的猜忌和打压,这不是给自己招祸吗?

这个不断为独孤家生儿子的女人,实在愚蠢得惊人。

独孤信知道,崔夫人的主意非常明智,可他却无法接受。

不仅如此,刚才宇文护还屏开众人,秘密对他说,由于东魏高澄刚刚代父执政,立足不稳,好几个边将欲投西魏,东魏派大兵压境,防止叛乱,边情紧张,宇文泰欲夺情让独孤信出征,驻守边关。

赵贵说得对,善良是他的软肋,重情重义,也只是给他多添束缚,多置枷锁,让他这辈子在宇文泰的恳求声中不得安宁。

“不要说了,”独孤信郁郁不乐地道,“伏陀他们年纪小,不要只惦记这种轻松得来的富贵功名,以后跟着姐姐们多读点书,咱们家的儿子,要是有女儿的一半,我也就不用担心了。”

郭夫人虽然护短,也知道自己的儿子表现愚钝,不如崔夫人的女儿们聪明能干,当下声调低了一半,道:“不过是女孩子家,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要我说,姐姐还是多操心操心她们的婚事,大小姐十四岁了,宇文家求了两次婚,姐姐都不肯答应,难道还真想嫁到宫里头当皇后不成?可就算是皇后,也没有宇文家的世子夫人势力大啊!”

崔夫人不欲多理会她,淡淡地道:“丽华的婚事,我自有分寸,虽然丽华与宇文毓的性情相近,可宇文家的兄弟太多,将来难免权争利夺,连累妻子也搅入是非,还是选一个差不多的人家才好。”

独孤信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母亲一死,从此他在东魏再无牵挂,眼前儿女成行,七女六子,不可谓人丁不旺。遗憾的是,他的女儿一个比一个优秀,在长安城里为人称道,长女独孤丽华、四女独孤菩提、七女独孤伽罗,其明秀好学、勇略智计,若是男儿身,决不在自己之下。

而儿子们呢,不知道是郭夫人的遗传还是从小太过娇宠,不但及不上姐姐们上进,还一个个都纨绔气息十足,从来不知生计艰难,既不爱读书,也不爱习武,沉迷于玩乐,只要找个机会便玩得昏天黑地,连亲爹是谁都想不起来。

他年近五旬,眼前却无人可传承平生事业,胸中也未免有些酸楚。

天刚拂晓,六部府兵已在灞河南岸的郊野纵横成列。

天气已入秋,数万府兵的铁甲上凝着薄薄一层寒霜,在晨曦中熠熠闪耀,长矛如林,凝立不动,正等候八位柱国大将军前来阅兵。

又是三年一度的秋阅武,自宇文泰大统八年设府兵制以来,魏兵三年一阅,既比较了六部兵之间的强弱,让主帅们心中有数,也增进了府兵们好强夸勇之心,促得他们更积极地练兵布阵。

一片静寂中,忽有十六匹黑色健骑直驰入阵,马背上十六名骑兵高举着大旗,旗上分别绣着“柱国大将军宇文”、“太师”、“大冢宰”、“柱国大将军拓跋”、“太傅”、“大司徒”等官号名衔。

数万府兵高呼三声“威武”,大冢宰宇文泰与大司徒元欣(又名拓跋欣)并辔而入。

阅武之事,宇文泰并没禀报皇上元宝炬(又名拓跋宝炬)。

元宝炬是宇文泰弑杀孝武帝元修后另立的傀儡皇帝,本来在洛阳里还算条性格刚强的汉子,但登上帝位后,为了保命,平时在宇文泰面前表现得极其婉顺,耽于酒色,对宇文泰来说,不过是个可有可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