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亘永不离(第5/10页)

高颎的确曾在朝议时力拒出兵,听汉王杨谅说,高颎在塞外行军时,每天走不到五十里,行军这样缓慢,突厥自然有充足的时间做好战备,当年卫青和霍去病之所以能大败匈奴,就是仗着一个轻车简从、日夜急行军……高颎却会说什么时势已移、只有稳扎稳打才是平胡之道,真是荒谬。

杨广小心地察看着伽罗的神情,他知道,仅凭出塞无功这一点,他还无法动摇高颎在母后心目中的地位,高颎这几十年来为大隋建下的功劳实在是太多了,多得令杨坚和伽罗怎么赏赐他都不为过。

因此杨广沉默片刻后,又开口说道:“说起来,独孤公的这份才干也还是难得。母后,去年父皇离宫出走,独孤公和杨素同时追上了父皇,父皇落泪不止,说他在宫中行止不得自由,不管杨素如何劝,父皇都不肯回宫,倒还是独孤公最懂父皇的心,只说了一句话,便令父皇回心转意。”

哦?这她还是第一次听说。

高颎不是说杨坚那天并没有什么异常,见了两个追赶来的宰相,就跟着回宫了么?那天晚上,在文思殿的酒宴上,伽罗与杨坚都没有再提旧事,互相客气得有些过分,就像是两个陌生人。

“他是怎么劝你父皇的?”伽罗若不经意地问道。

“独孤公说……陛下岂能以一妇人而轻天下?”杨广低头答道。

他从眼角观察着母亲的表情,天知道,自己并没有篡改高颎的原话,恐怕就是高颎自己也说不清楚,那天他所说的“一妇人”,到底是尉迟绿萼这种微不足道的侍女,还是独孤伽罗这位隔屏听政二十年的皇后。

“一妇人?”伽罗终于双眉倒竖了,她笑得有点古怪,“岂能以一妇人而轻天下?呵,独孤公说得真好,难怪你父皇一听便不生气了……”

将近正午,浩荡的春风在殿外潮涌般鼓动着、流漾着,伽罗忽地想起了高颎在那夜的表白,是,他说章姬长得很像她,也许,相貌与年轻时的伽罗酷似、却既不读书又无野心的章姬,才是他心中最完美的女人罢?自己和高颎认识了一辈子,直到今天,她才算领教了深藏在高颎心底的轻蔑和嘲笑。

一妇人……自己这个妇人,已经做了令须眉男儿都要自愧莫及的大事,却仍然会得到这平淡无奇的字眼下隐藏着的蔑视!

就凭着杨坚这个相貌威严、才干平平的男人,他能够夺取北周的天下,能够一统分崩三百年的神州么?

号称有“辅国之才”的高颎,不靠了她当年的大力举荐,和这些年的另眼相看,只怕早成了皓首穷经的腐儒、老死幕下的清客,如何能这样登堂入阁、成为令天下男儿羡慕崇敬的一代名相?又如何能一酬怀抱,建下这份永志青史的功名事业?

“一妇人”,这就是高颎给自己的回报,这就是一向谨小慎微、善于自我掩饰的高颎对独孤伽罗的真实看法。

杨广注意到伽罗的手指微颤,对于一向镇定从容的母后,这代表着怎样的怒气,他不能了解。

杨广并不打算刺激自己的母后,但他却不能不撼动高颎在母后心中的地位,高颎一日不除,杨广就一日不能入主东宫,而母后和高颎长达五十多年的情谊,岂是容易消散的?

杨广所不知道的是,此刻,倚在殿窗前的伽罗,心底感受到的不是愤怒,而是一种巨大无边的悲凉。

她青春时代的最后一抹亮色,就这样淡去了……人生还有多少东西禁得起风雨和岁月消磨?

去仁寿宫的车驾已经备好,陪行的李圆通也在宫门前等候了,杨坚却默默地回过头来,注视着独坐在灯影深处的伽罗。

“朕……明天就回来。”他明了她的痛苦,但这一切能怪他么?几十年来,他从没为自己活过一回,来日无多,伽罗,你应该最知道我的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