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第2/2页)

柳亚子那时参与办《复报》,《复报》的“复”反写,含有“反清复明”意思。也许清兵中见识长的人认为,秀才造反,当不得真,只要吓唬吓唬就行。不料吓唬出一首绝命诗,成就起一段名士佳话。

苏州附近小镇,我最想去的是车坊。只是至今没有去过。据说车坊妇女,穿着打扮还是老式模样。也有人说早不这样,画家摄影家去采风,她们盛情难却,临时装戴一番。年轻一些的车坊妇女,抱着一堆老式服装,只会咯咯地笑,不知道怎么穿上身去。而令我神往的还是一亩一亩蔺草。

这也是据说。据说车坊的传统种植物是蔺草,用来编席。我极想看看席子怎么编,绝对是门好手艺——从中,我能看到古人的影子,也就是古代生活的影子。我想这门手艺的变化不会太大。在艺术上,我大概厚今薄古;在手艺上,我大概厚古薄今。

设想我躺在蔺草编成的席子上,绿油油,绿油油,睡个午觉。醒来后,给并不存在的朋友写枚尺牍,当然用毛笔写。并不存在的朋友、毛笔、绿油油、绿油油的蔺草编出的绿油油、绿油油的席子,像是家了。

一个人肯定到过家一次,也肯定有个家从没有到过。不是到不了,是想留着,慢慢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