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新手上路(第2/5页)

最重要的是,工作的过程中有足够的互动。村民们不会在最后一刻冲向邮局寄信。他们散着步来到邮局,和工作人员聊聊天,还经常从自家花园给劳拉带个苹果或梨什么的。办公室里总有一捧鲜花,夏天是粉色的苔藓玫瑰和石竹,秋天是小朵的黄色菊花。

劳拉渐渐地和顾客熟起来了。有些人收到信件和电报后就告诉劳拉发生了什么。劳拉也像个老朋友般问这家在伯明翰的女儿的身体恢复情况,这家在澳大利亚的儿子的兵役,这家妻子的哮喘,或是这家丈夫有没有得到心仪的工作。大家问劳拉家里人身体如何,赞美她的新衣服,问她喜不喜欢某种花,可以从自己的花园给她带来。

早晨七点,邮递员从总部带着信件走到烛镇邮局。劳拉第一件事就是负责打开邮包,把信件分类。分信的地点原来是房子延展出的一间小屋,当时用作洗衣间。现在这间屋子铺上新的地板和天花板,摆上了用来放信件的长椅。可惜这里只有一个油炉用来取暖,冬天很冷。

每天早上,邮差把未分装的信件带到镇上,然后两个女送信员负责把跨村的信件分出来。年长的那个女送信员是谷宾斯太太,喜欢戴紫罗兰色的太阳帽配上围裙和披肩。她脾气不好,气势汹汹地说句“早上好”就没下文了,只有在讲到当地的丑闻谣言时才口若悬河。另一个送信员是梅西太太,三十左右,人很和善。

早上的邮递员托马斯•布朗身材健壮,头发变得花白。他过着公认的宁静而受人敬佩的生活。近来他对公共事务表现出极大兴趣,鉴于他不错的判断力,偶尔被邀请去仲裁当地的争端。他不吸烟不喝酒,唯一的恶习是爱发牢骚,对天气的意见尤其大。他坚信坏天气是被某个记恨邮递员的人安排的。

在劳拉认识托马斯之前,他加入了一个教堂复兴运动小组。以前人们排着队向托马斯咨询世俗的事物,比如,三只鸡被老狐狸在夜间叼走,流浪汉践踏了自家的卷心菜地。现在大家开始向他请教有关灵魂救赎的问题。他一见到个熟人就问:“您的灵魂怎样了?”有时干脆直接地问:“您找到救世主了吗?”被这样的问题当头一击,每个人都嗫嚅着看上去愚不可及。

“蕾恩小姐,您是基督徒吗?”托马斯把这个问题抛给了蕾恩小姐。蕾恩小姐镇定地说:“我不觉得自己是不是基督徒管你什么事。要是你真想知道,我是个基督徒。因为我住在一个基督教的国度,过着基督教信条的生活。至于那些清规戒律我还是留给比我更有资格的人去研究好了。我建议你也可以这样。”

蕾恩小姐最后一句话是有力的一击。托马斯最近成为了当地的传教士,可是他还没找到布道的感觉,只会摇摇灰白的脑袋悲伤地说:“唉,我觉得你还没找到上帝。”

托马斯的妻子在旁人的鼓动下信了其他的教派。劳拉觉得很好笑。托马斯觉得自己发现了全人类都需要分享的宝藏——基督,迫不及待地向别人传播福音。可是他自己不是个有力的见证:他说到上帝恩典的时候语气没有柔和下来,他虽然一直宣称自己是个罪孽深重的人,可他的生活方式太模式化,根本无法说明信仰对他生命的改变。此外,他还是一如既往地抱怨连篇,闷闷不乐。

至少托马斯有捍卫信仰的勇气。有一次,一个高级官员来邮局视察,穿戴整齐,表情严肃。官员视察一周,批评了几处小地方,总体来说烛镇邮局的管理是一流的。之后,茶点奉上,官员的语气缓和下来,说要见见邮递员托马斯。劳拉在分拣信件,听到了两人的对话。

“听说你反对新推广的周日晚收信的规定。”官员尖声尖气地操着贵族学校口音。

“是的先生,我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