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通地坑(第2/8页)

黄昏坝成,开饭了。人们坐在石窑前,张嘴瞪眼地往肚里吸溜清汤面片,谁也不说话。那口黑色的大铁锅被几十双眼盯得越来越小,锅中的汤面也越来越少。人人变成哑巴的原因很简单:你少吃一口,他就多吃一口。只有张不三不屑于这种小家子气的争汤吃面,尽管他对自己那痊愈了的饥饿劳困症记忆犹新。一碗下肚,他就琢磨起劳力搭配的事来。要在腊月前挖到那三块青石上,就得不分昼夜三班倒,要使班与班之间不为挖多挖少互相争吵和防止班内滋生纠纷,必须把劳力按关系和强弱搭配均匀。他进窑靠到自己的铺盖上,从被子里摸出一个本子和一支油笔,绞尽脑汁,罗织出一个名单来。高家和殷家反目,赵家和郭家龃龉,程家兄弟针锋相对,熊家叔伯素有芥蒂,姜大六亲不认,宋进城爱耍小聪明。王仁厚呢?谁都嫌他生性木讷,除了做庄稼活,别的事情上,是个放屁还要打草稿的窝里窝囊的大肉头。光那脾气暴躁性子急的石满堂就在三个班中颠来倒去了七八次。终于安排妥当了,他来到窑外,看大家刚刚放下碗,还没从哑巴境界中摆脱出来,便将名单念了一遍。人人都在琢磨别人,都在急速权衡自己的位置,不把本班所有人对自己的好坏冷暖揣摸透彻,他们是不会轻易表态的。

“有没有意见?没有啊,那就这样定了。”

张不三想来个白菜生吃、老肉快煮的办法,料不到竟是木讷人王仁厚破坏了他的愚民政策。

“我不去石满堂那个班。瓦碴揩屁股,我和他没茬茬。”

人不嫌他就算运气,他还戳三捣四地说人哩。张不三恶狠狠瞪他:“那你说,你想在哪个班?”

“宋进城的那个。”

“不要,我们不要。”宋进城道。

“那我去一班。”王仁厚满脸通红,不知是气的,还是臊的。

“鸭子走路一摇三摆,炖了,没火;养着,我们的血汗养不起。”有人马上反对。

王仁厚一副可怜相,佝偻着身子蹲到地上,咕哝一声;“没人要我,我就走。”

素来对王仁厚看不顺眼的石满堂听他说要走,便数头数脚地骂起来:“你这个畜生,只知道一杆老秤十六两,现钟不打要去捡破铜,让你发财,还得捧着求着小声大气地哄着么?要走就走,快走,别以为少了你事情就办不成。”他骂着不过瘾,捋起袖子上前就打。人多手杂,一时间将他拉住了。

张不三暗自叹息,开店容易守店难,一上手就碰上人家朝你撒尿,不治治他们,往后闻了屎臭,还要说是馍馍香哩。

“石满堂,你欺负人也得顾顾我的面子。这一伙人是短是长都是我请来的,你打走一个,我让你全家冰清水冷一辈子。”

王仁厚得势了,瞪眼朝石满堂哼一声。石满堂马上做出一副激怒状,又要扑向王仁厚。

“仁厚,站起来!你也有手有脚有气血,我看看他能把你打死。”

张不三吼道,可他没想到醉酒人越扶越醉。王仁厚慢腾腾站起,低头勾脑,带着一鼻腔呼哧呼哧的闷气,朝台下晃悠悠走去。

“回来!”宋进城喊一声。

王仁厚回头,苦笑着弯了一个腰:“我不想叫人打死。”说罢又要走。宋进城跳过去,将他拉住了。

真拳不打躬腰人。石满堂的火气也化成了叹息。张不三瞪他一眼,突然笑了:“满堂,你有本事你就打,打得只剩下我们两个人,几十斤重的金疙瘩对半分。”

“撵我走你就直说,我可不是那号死拉着旁人的裤腿奔光景的人。”石满堂道。

“你走?别人离得,你离不得,野猫儿不逮家老鼠,自有大用场。我们围子人就缺个你这样的金掌柜。”

“你这不是糟踏我么?”

“就算是糟踏,你也得忍着。我当正的,你当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