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春来秋去忙如许,未到晨钟梦已阑(1)(第2/5页)



自从遇见了长生和桑吉。她所获知的答案,比她料想的还要多。他们向她昭示着某种她尚且不能达到的圆融境界。

眼前长生和桑吉并立,皎如日月。

此时她确知自己领觉到两股亘古存在彼此呼应的强大力量,豁然到达,流经了她,清除了内心的尘垢。缦华心有所悟,那一瞬间仿佛走入一个从未看见的天地,体验到清净充盈的法喜。

人与人之间互为映衬。一个人相对于另一个人而言,可能是日之湛湛,亦可能是月之澹澹。阴阳没有确定的界限,两者之间亦可互转,无分性别。每个人内在的能量,性格的构成,若以日月来象征,明暗互映,亦可说得通。

日行月随,日夜滴漏。日所象征的阳代表光明,积极,进取,突破禁制的刚强。月所象征的阴代表禁忌,守旧,脆弱,沉淀在生命中,孕育着可好可坏的转变。力量自身呈现中性,无好坏对错,只看操持它的人如何理解和运用。

日月为明,容光必照。一个人若能通达内在自有的力量,善加运用,就能步向觉悟的正途。

缦华想到这些,内心更加开阔,静定。

喧嚣的间隙,缦华听到长生对自己说,我一直觉得桑吉是以另一种方式存在的我,一个令我向往的我。

说完这句话,长生就不再说话,凝视着坐在前排的桑吉,持诵经咒,仿佛刚才那句话不是从他口中说出的一般。

听到这云淡风轻的一句话。缦华没由来地心中一痛,愣在那里,不知作何反应。似是那早有预感的结果陡然间清晰可见。一股酸辛直冲鼻端,险险落下泪来。

自她看见长生的第一眼,她就知道他注定不会在尘世中搁置太久。他的出世,已明白无误,自然地贯穿于他的行为举止和思想中。

长生正沿着修行之路一步步往前跋涉,她有幸追随,无权阻止。毕竟,这是一条通向真正的自由之路,无漏之路。然而,一想到他有朝一日会彻底离去,还是会不由自主眷恋,难舍。

犹如那些眼看着仓央嘉措跨鹤高飞的人。虽然他曾承诺他会回来的,虽然知道这是因果轮回,谁也逃不开,那被遗落在尘世中的人,依旧忍不住千般依恋,万载怀想。

安坐在桑吉的僧房里,这次是缦华开口问,桑吉,有没有方法为亲人祈福?

桑吉微微一愣,问道,你的家人和朋友怎么了?

缦华仰起头,侧过脸去看窗外,任窗外的阳光晒干眼中的泪意。过了好一会儿,她才转过脸来,看着桑吉说,我的母亲过世了。我的朋友身患重病,生死不知。

悲伤是如此深切,简单的一句话,长生已经感受到缦华抑压的怆痛。

长生坐在旁边。缦华身躯轻颤,她眉宇间的悲伤像水一样淹没了她。见惯了她的笑容,她的眼泪没来由地令他心悸。有一些事他已经知道。更多的事和细节,他亦是第一次听闻。

父亲远离,母亲故去,爱人生死未卜。长生闭目,亲身聆听这生命中隐隐作痛的故事。从另外的角度去深入了解人生,将那重重悲喜拆开、品尝,那乱云堆叠后的真相是……百川纳海,殊途同归。他要问的,其实是缦华正在问的问题。

关乎生死,关乎存在。

若桑吉是他,缦华何尝不是以另一种方式和经历存在的他?或者他是以行,她是尹莲,明暗交融,角色转换。众生,本无分别。

他忽然有一种解不开的困惑,我们要经过多久跋涉,多少磋磨,才能遇着人生的清喜水泽,得到分内的太平盛世?

他听见桑吉说,好的纠缠也是一种福气。这话刺透了宁静,不可自控地,Sam的影子又再浮现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