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第3/3页)

一边走,上士一边教导理发员:“无论在哪里,时时刻刻,都要警惕!记住我的话吧!”

…………

闻季爽拚了命。他的浮桥起了作用。木桥未断,两桥齐用,一往一来,减少拥挤。木桥一断,就用浮桥和那两只小船。小船走的慢,改用绳子拉纤。同时赶修木桥。为修木桥,他下到水里去,呼喊:有人就有桥,同志们,干哪!

大家齐喊:干哪!十分钟,把桥修好!

闻季爽的脚上受伤,不肯退下去;多一个人多一分力量。他是团员,必须带头。桥修好,他去站岗,指挥交通,催促大家快走:“快走啊!快!别等炮火打来!”

因为有激烈的炮战,敌人不能为所欲为,渡口有时候能维持半个钟头的安静。可是,敌人的炮火忽然来到,一分钟就能落一百多弹,木桥又断!再下水,再抢修!闻季爽的棉衣湿透,面上光滑,所以炮弹碎片不能深入。虽然如此,他已身受六伤,仍然坚持。一边工作,他一边喊:死活为了人民!死活要在桥上!

这样,我们的弹药、药品、干粮,仍旧源源而来。我们的伤员能及早下去就医。

…………

同时,不管炮火多么密,我们的有线电话始终畅通。线断就接,接上又断,再接。不敢照亮,摸着黑去查,摸着黑去接。离河不远的一条线,在这一夜,断了三百六十节!

同时,通讯员们冒着炮火,到各处送人,送信。他们的路熟,他们掌握了敌人炮火的规律,他们又不顾一切地争取立功。

同时,我们的炮兵及时地支援了步兵,破坏铁丝网,破坏工事,压制敌人的炮火,阻截敌人的增援反扑;没有一个人擅离阵地,都决心与阵地共存亡!

同时,我们的运输员,受炮火威胁最大的运输员,有了伤亡,马上从新组织起来,前仆后继地上运弹药,下运伤员。运输连连长年岁既大,而且有病,也还亲到阵地去指挥,并且用自己的双肩当作梯子,背靠陡坡,使抬担架的踩着他的双肩过去,好教伤员少受震动与痛苦!十四个担架一连气都从他的肩头上走过去!

同时,我们的医生与护士都尽了他们最大的力量,拿出最多的机智,减少伤员的痛苦,设法使伤员快活舒适。存水用尽,他们就设法到弹坑里取水;弹坑的水尽,他们便跑到河边去,冒着猛烈的炮火取水。伤员们要喝粥,他们便燃起炭盆,用水壶熬粥。他们从一个洞子跑到另一个洞子,去照顾伤员,医治伤员,洞与洞之间有四条封锁线!他们不仅医治自己的伤员,也照顾受伤的俘虏。看着俘虏们得到治疗,拿起蛋糕来吃,他们感到快活——他们执行了宽待俘虏的政策。就是这样,人人奋勇,个个当先,一个思想,一个意志,我们在三小时内粉碎了“老秃山”上的一百九十五个地堡,砍掉了“老秃山”的秃头,挖掉监视上下浦坊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