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新科三姨(第2/5页)

皇帝坐下,饮了杯热茶,问梁玉:“今天是怎么回事?”

梁才人鼓起勇气来想说话,被皇帝一摆手压下了,不理会梁才人,皇帝坚持问梁玉:“皇后为什么召你进宫来的?”

梁玉心说,你就装吧!嘴上回答:“娘娘说,没别的事,就是想起我来了,想我和姐姐也有阵没见了,就叫我来了。”

皇帝歪了歪嘴,不放弃地继续说:“我听说徐国夫人说的不是这样。”

梁玉低头作忏悔状:“老夫人说,我在家里打侄子了。”

凌贤妃忙打个圆场:“圣人,瞧你把这孩子吓的。这孩子就是辈份高,年纪可还没有太子大呢。是不是?”

梁才人跟着点了点头。肚里说,这事儿怕是你告的密吧?她不得宠,又不是傻!宫里活了十七年的人,自己没耍过心眼也看过别人耍心眼了。

皇帝问道:“为什么打的他呀?”

“他念书,没背下来。”

“他父亲呢?不管吗?”皇帝越发奇怪了,“他的师傅呢?父亲不管,也该他师傅管的。”

梁玉终于等到这一句了:“就是我了。”

皇帝万没想到能听到这个答案,不敢置信地问:“怎么回事?”

事情发展得太离奇,凌贤妃也听得入神。连太子来了皇帝都只是匆匆说了一句:“先坐下。”

桓嶷还是一脸不开怀的模样,看到梁才人完好无损,扯出一抹笑,又打量全场。皇帝还在催促梁玉:“你怎么变成师傅了?你什么时候读的书?”他是不信梁满仓会不让儿孙读书,先让女儿上学的。天底下就没有这样的事。

梁玉低声道:“不就上京的路上么?一块儿识点字,我就比他们学得快点儿。阿爹说,京城正月里不上学,咱家没那么多讲究,识几个字,出了正月去上学也能少丢些人,就叫我教了。我也就会个《千字文》罢了。”

就为这个打的侄子?皇帝看了看梁玉,十三、四岁一个姑娘,苗条,漂亮,怎么看也不像个凶犯。谁家上学不挨打?!皇帝家也一样啊,皇子、公主是有身份的人,寻常师傅没有打他们的本事。可要是儿子学不好,皇帝也会把儿子扳倒了打一顿的。

皇帝摇头道:“妇道人家,目光短浅!不是说你,你在家如何排行?是算第三,还是十二?”

梁玉更吃惊了,皇帝还把她家的事搞这么清楚了?老实答道:“闺女里排第三的,全加起来第十二个,怎么算的都有。”像张五娘就喊她梁十二。

皇帝笑道:“那便是三姨了。”

要不是正坐着,梁玉能膝盖一软趴地上!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可她家有啥叫皇帝好奸好盗的呢?【我差点就要信他开始疼太子了。】

皇帝已对桓嶷说:“你还不见过你两位阿姨再拜见三姨?”

亲娘哎……这皇帝疯了……

对桓嶷来说,凌贤妃、梁才人,都是他“阿姨”,当然,要管梁玉叫“阿姨”那也没毛病。当场叫了三个“姨”,桓嶷又无百聊赖地沉默了。

皇帝想发火,又忍住了,和颜悦色地对梁玉道:“三姨受委屈啦,传流言的小人着实可恶。我当为三姨压惊,三姨想要什么呢?”

【我想你别再吓人了,给个痛快的吧!】

“已经给啦,”梁玉伸出一根手指,沿着食案的边缘来回划动,有点局促,“要的都给了,没要的也给了。往来往来,哪有有来无往还接着要的?再要,就是不要脸了。”

“这孩子也太老实了,”贤妃巧笑倩兮,“换了珍珍呀,早登鼻子上脸了。圣人不赏她吗?”

皇帝赞许地道:“贤妃说的有理!”命赐了金帛与首饰珍玩一类,还说,“这一身也太简朴了。你听贤妃的话,简朴是好的,简陋就不好了。”

梁玉可不敢就答应了,不再推一回哪行呢?又推辞说:“太多啦。以前能说对得起圣人对得起朝廷,税一个子儿没少,伕一个不缺。现在不行啦,拿您太多的东西了。伸不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