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线索断了(第3/6页)

一行人还未出走延嘉殿,两仪殿那里来了来,程为一派了个程祥小徒弟来,却是传桓琚的意思——听说三姨来了,那一块儿来吧。

梁婕妤赶紧颁了辛苦钱,李吉封了个大大的封儿,问点小道消息。程祥低声道:“怎么听说三姨杀了亲哥哥?”

李吉没绷住,笑了出来,妈呀,这话怎么就传成这样了呢?赶紧说:“三姨就在这里,快些面圣去吧。”

~~~~~~~~~~~~~~~~~~~~~~~~

两仪殿里,桓琚父子、萧范父子都在,另有御史大夫、京兆尹,都在看眼前这桩官司。

除了桓嶷、萧度两个年轻人嫩一点,其余四个全是老鬼,都知道这件事情是非常严重的。两个小官有三十万钱这件事情,如果不京兆尹纪申精明,京城顶多添一则“太子那个不争气的舅舅赌钱赌到昏厥,反赖同游者”的谈资,叫大家脸上过不去。

案子偏偏到了纪申手里,纪申一看就觉得不对了:“此等小官不似有三十万钱之人,当查!”俩小官儿,如果是肥差,那就是有贪污的可能,如果是清水衙门,那问题更大!还不知道干了什么勾当呢!

案子被纪申捅给了桓琚,桓琚一看,已脑补出了一串的阴谋。他调动了御史台:“我倒要看看,是谁在弄鬼!”

御史台一动,萧司空等人也就知道了。梁家不算什么,万一是个局,剑指太子呢?所有人会防着贤妃系的明枪暗箭,但是不会有人防着太子的亲舅舅。如果梁六郎被人利用了,做了别人手中的刀,太子岂不死得冤枉?

萧司空心道:将梁家管束起来是对的,这一放出来,一个儿子就能惹这么大的事,梁家七个儿子,不知道多少个孙子……

萧司空有些头疼了。他隐讳地看了皇帝一眼,心道,圣人您要接手梁氏,臣我也没有意见,您能不能干得靠谱一点?

就梁家的状态而言,萧司空认为自己的办法是最好的,把梁氏排除在圈子之外,叫他们动弹不得。等到了那一天,再放出来,京城不过多一家子纨绔而已。萧司空之所以派亲儿子跑到穷乡僻壤去接梁家,就是让儿子就近观察。可用、不可用,是两种办法。

现在这埋怨的话不好明着说,萧司空只好沉默。

就案子而言,萧司空心里早就有了嫌疑人,梁府扶不上墙是一回事,别有用心的人算计梁府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数来数去,嫌疑人只有一个——凌贤妃。

萧司空对这个女人是深恶痛绝的。本来,宫妃得宠,出身怎么样随便,生儿育女、给皇帝解闷,这都是应该的。只要不叫她当皇后,只要不叫她插手朝政,都行。哪怕给她家里点赏赐优待,皇帝乐意,不妨碍朝廷大局,萧司空也懒得搭理。

千不该万不该的,这个女人近来太放肆。争储、争后位,行,你吹枕头风、做白日梦,大家听了一笑而过。现在得寸进尺得在宫外都布局了?这不是两个八、九品小官的问题,这是凌贤妃这个出身卑贱的女人带着她那卑贱的一家子,开始操纵官员了!

这是不能容忍的!

萧司空毕竟老辣,知道要拿住实据再说话,因此只是催促调查。

纪申汇报了调查两个小官的结果:“出身小吏,因为能干选做的官儿,品级不高,家里也没有那么丰厚的家业。”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御史台接手了。

御史大夫也是一脸的苦,大家心里闪过同一个嫌疑人,不管这事直接指使的人是谁,最后都认定贤妃才是最终那只牵线的手!但是不能直接说啊,现在是查案子,没证据呐。何况……

御史大夫其实心里憋着火,苦着脸说:“自杀了。”

是的,两个小官,在狱里自杀了。所有的线索都断了。

桓嶷打进殿开始就没有说话,此时脸上还是一片的宁静。自己舅家是什么样的人,他是心里有数的,能出一个三姨,已算是运气好了,这世上多的是全家没一个顶用的“外戚”。他也知道这是有人冲他来,是谁,他也是心知肚明的。此时就看他爹怎么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