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兄长之心(第2/5页)

“嗯,还行。”

梁八郎很着急,将妹妹扯到一边:“你这也算是当后娘,后娘有多难当,你知道不?他家又不是小户人家,由着拿捏的。啧!我就说这……”

梁玉在他腰上拧了一把:“行啦,我都知道的。还有什么事没有的?”

“哦!有的,你写信要的那些东西,都装好啦。”

梁玉喜道:“太好了,我纺车也来了?”

“都到啦,咋你还真要自己干活?楣州破落成这样儿了吗?也不怕,咱带来的东西多,再给你把家铺陈好了,依旧坐着受人伺候。”

梁玉哭笑不得:“我真个没吃苦,你们见了就知道了。”

下了田梗,梁玉与袁先一收拾,又是简洁整齐的样子了。王吉利拉过马来:“大郎,三郎在这里真的很好,这种田也是为了做个表率嘛!”梁大郎大概是听进去了一点,道:“哎,也太实在了。”

梁玉问道:“大哥是怎么来的?”

梁大郎道:“不是正好太子打发人送东西给你,我们就跟着来了。路上又遇着了朝调给楣州米粮的车队,凑作一队就来了。可省了不少事儿。”

他与梁八郎都做的是散官,也不管正事,请个假就过来了。

梁玉道:“那先回去见过太夫人吧。”

~~~~~~~~~~~~~~~~~~~

最近总从各地来人,楣州人见得多了,并不以为意。不过梁玉走到哪里都自带点话题,看她与两个男人骑马并行,好些人指指点点都在猜:“这又是哪个?”

梁大郎、梁八郎到了县衙,先拜两位夫人。梁大郎的表现与上次见两位夫人又有不同,更从容了一点,依旧带着拘谨,很为妹妹说了些好话:“听说府上也受了乱兵的侵扰,家父家母很是不安。妹妹打小就有主意,有时太活泼了,哎,可心都是好心呐!”

这在两位夫人眼里,还是不大够人家,说的话也不是十分的合适。不过两千里地专门来看妹子,诚意十足,什么缺点都能掩盖了。

刘夫人道:“你们路上辛苦啦。”

梁大郎忙说:“不苦不苦,还吃得消的。”

杨夫人就命厨下准备酒宴款待他们,命袁先做陪,且说:“他父亲还有公干,恐怕回来得要晚些。”

梁大郎道:“不妨事、不妨事,我等,我等。”

杨夫人又给他们安排住处。梁玉笑道:“让他们自己去吧,阿先还是先换身衣裳再说吧。”

梁大郎道:“还说哩,咋带孩子下地了?快去换吧。”他对这件事情非常的紧张,又额外向两外夫人解释:“我这妹子,闲不住,她……”

刘夫人笑道:“无妨,阿先也该知道些事了。你们一路奔波,也该沐浴更衣才是。”

梁八郎道:“嗳,等等!”被梁大郎抬手在后背拍了一记铁砂掌:“你咋跟老辈儿说话的哩?没懂个礼数。”

梁大郎做事比八弟仔细得多,带了八尺长的账簿记着给妹子带的东西。不但有梁玉要的东西,还有家里听说楣州动乱,怕梁玉生活不便而准备的好些个家什。想到梁玉是跟未来的夫家在一起,给袁家的礼物也不能少了,从老夫人到袁先,人人有份。梁满仓想了想,觉得钱是个好东西,让儿子又直接带了一大箱的钱来给女儿赏赐(收买)仆人用。

梁大郎把自家赠给袁府上下的礼物单子呈给了两位夫人,对梁玉道:“你那份儿自己来找我拿!我得跟你好好说道说道。”

杨夫人掩口而笑,也不说话。刘夫人劝勉了两句,正要旧事重提请他们去更衣,开宴。外面袁樵回来了!

袁樵不是一个人来的,与他同来的还有一个朱寂——托“半个爹”萧礼的福。萧礼对朱寂的印象还不错,但又认为他不够务实,正好太子要派人到楣州去,萧礼硬是帮他抢了一个吃苦受累的机会,一脚给踢了过来。朱寂本是东宫官,太子要派人出来,他原也有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