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 长城 第十三章 在五面包围中(三)(第5/6页)

“大个儿,是你呀!你怎么跑到这儿来啦?”

“连长——”他仍旧这样称呼郭祥,并且带着深深的歉意说,“俺们送来的东西不多,俺知道你们断水好几天了。”

郭祥见他没听清楚,又说:

“你不是负伤下去了吗?怎么又到运输队了?”

乔大夯仍旧文不对题地说:

“大伙都觉着萝卜这东西又解渴,又解饿,俺就背了点萝卜。”

那位年轻战士摆摆手说:

“参谋长,你别问他了。上次他被炮弹埋到土里就震聋了。他的臂部也受了伤。同志们把他挖出来,往后方送,他半道上醒过来,就跳下了担架,又跑回来了。他找到老模范,哭了一鼻子,老模范就把他留在运输队了……”

郭祥望了望这位长工出身的机枪班长,这位背负着自已走过几十里山路,和自己同生共死的战友,心中真是无限感动。但是在大家的面前,他极力抑制着自己的感情,转了话题,问:

“你们出发的是几个人哪?”

“我们二个人一个小组,半道上牺牲了一个,我把他的水壶也背来了。”那个年轻的战士说,“后边还有两个小组,由老模范亲自带着,恐怕快要到了。”

话还没有落音,就听见坑道口一个人放大嗓门喊道:

“同志们!你们辛苦啦!”

郭祥立刻听出,那是十分熟悉和亲切的老模范的嗓音。他急忙迎上前去,看见老模范佝偻着身子,背着一个大口袋正进来。

后边跟着四五个人,一个个都背着口袋,满身灰黑色的泥土,显然都是从焦黑的土地上爬过来的。他急忙帮老模范卸下口袋,抱住老模范说:

“老模范哪!你这么大年纪,怎么还亲自带队呀?”

“我就不喜欢你说这个!”老模范把脖子一梗,“我多大年纪啦,七十八十啦?”他解下袖子上缠着的那块黑浓巴唧的毛巾,一边擦汗一边说:“听说你们断了水,团首长、师首长、军首长都急坏啦!就怨我们组织得不好,进了好几次都没送上来,还伤亡了不少人……”

“今天伤亡了几个?”郭祥忙问。

“今天倒不错。”老模范说,“团长把炮火组织得特别好,天又下了一点小雨,那些王八羔子都钻了乌龟壳了,所以只牺牲了一个,伤了一个,就把东西送上来啦。”

郭祥指指那些大口袋,说:

“这里装的都是些什么呀?”

“你猜猜看!”老模范容光焕发地笑着说,“恐怕你猜不到,这是祖国人民的慰问品哪!”说到这里,又特意提高嗓门说:“同志们!我告诉你们一个最大的好消息:祖国人民第二届赴朝慰问团。已经到前方来啦!”

坑道里顷刻沸腾起来。人们纷纷挤过来问:

“什么?老模范,你说的是真的吗?”

“祖国人民慰问团真的来了?”

老模范嘿嘿一笑,说:

“不光来了,现在已经到了咱们师部!”

坑道里顿时掀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接着,老模范又笑呵呵地对郭祥说:“你恐怕更想不到,凤凰堡的杨大妈,还有志愿军的未婚妻‘——来凤也来了。她们都参加了赴朝慰问团……”

“哎呀,老模范!”郭祥兴奋地说,“这些好消息你怎么不早告诉我们哪!”

“怎么告诉你呀?步谈机员一个劲儿地呼叫你们,把嗓子都喊哑啦,就是叫不到。祖国的亲人们天天站在无名山上看你们的阵地,烟火腾腾地什么也看不见,直到现在还为你们担着心哪!”

“不是叫不到,是我们的电池一丁点儿也没有了。”小马插进来说。

“电池已经给你们带来啦!”

老模范一面说,一而解开口袋,取出一大包电池交给小马。接着,又取出慰问品,每个人一大包。同志们立刻打开,里面是一张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最近照片,一枚金光闪闪的“抗美援朝纪念章”,一本精装的袖珍日记,一个写着红字的“赠给最可爱的人”的白瓷茶缸,一块印着天安门图案的手帕,一封祖国人民的慰问信。此外,还有一包糖果,几包纸烟,和一个非常精致的烟嘴,上面刻着“祖国——我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