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 长城 第十四章 反击(第5/6页)

“看完吧,那一封是他舅父的回信。”

“我不看了,你说说算了。”

陈三说:

“大顺只剩下一个11岁的男孩儿,当然老惦念着他。可是他去了几封信,都没有得到回信。最后他舅父才回信说:他的儿子也不知去向了。”

“怎么他儿子也不知去向了呢?”

“这就是屋漏又碰上连阴雨呵!”陈三叹了口气说,“他舅父也是一户贫农,自己的孩子都卖给别人。怎么去养活他?就把他送去扛小活。这孩子因为吃不饱,有一次偷吃了点猪食,竟被地主毒打了一顿。以后就跑出去了……”

“我也是十一二岁跑出去的。”郭祥沉思着说,“不过那时候共产党、八路军很快就来了。这孩子在国民党统治区,他能跑到哪里?还不是冻死、饿死罢了。”

“好端端的一个家庭,就这样完了!”陈三叹息道。

“像这样家破人亡的人还多得很哪!”郭祥也叹口气说,“这都是叫满口仁义道德的国民党害的!可惜,大顺同志的这段历史,我一直不知道。过去在诉苦会上他也没有谈过,二次战役,大家在战场上诉苦,他突然昏倒了,我现在才明白是怎么回事……我过去只嫌他落后,对他简单粗暴,现在回想起来,是很不应该的。”

说着,他深深地低下头去。过了好半晌,才说:

“既然这样,东西就保存在连里吧,这对大家也是个教育。”

陈三从挎包里又取出一个红包包,打开以后,里叫装的是这次慰问团送来的毛主席的相片,“抗美援朝纪念章”,祖国人民的慰问信,还有他回国时少先队员送他的签满了名字的红领巾,以及其他纪念品等等。陈三从里面抽出一个笔记本,说:

“这里面还有他写给党组织的一封信。可能是没有来得及交给我们。”

郭祥接在手里,翻开一看,信虽短,但写得极其认真:

齐连长陈指导员 并转党支部:

大反击就要开始了。我要向党,向祖国人民庄严保证:我有最大决心完成这次的战斗任务。并希望党把最艰巨的任务交给我,并希望你们考虑能不能接受我做一个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这个愿望一直仓(藏)在我心里,没有题(提)出来。因为我觉得自己的条件不够,觉悟不高,也犯过错误。这是我对不起人民的地方。但是我对旧社会恨死了,它害得我家破人亡。我要用我的生命砸烂这个旧社会,为全世界的劳苦人服务,为无产阶级斗争到底!刘大顺郭祥看完信,望着齐堆说:“你们对他生前这个要求,有什么意见?”

“我们同意追认他为共产党员。”陈三说,“他最后的行动,已经作了最好的证明。”

郭祥点点头,并且深有所感地说:

“我觉得,他解放过来,时间不长就出国作战,开始虽然觉悟不高,主要是对这次战争的革命意义还理解不深。但是,革命战争是最能教育人的。没有天生的勇士,也没有天生的懦夫。只要他肯真正为人民大众着想,经过锻炼,他就会成为勇士。可是,像陆希荣那样的人就不好办。因为他想的只有他自己,他自已的幸福,他自已的前途,他自己的地位,他自已的权力!还总想把自己变成一个出人头地的大人物!这种人在战争里,用投机取巧的办法,用别人的鲜血,固然可以蒙骗一时,但是在最残酷的考验下就要现原形了。……我觉得,刘大顺同他相比,就是一个鲜明的对照!!”

“他现在在哪里?”陈三轻蔑地笑着问。

“已经送回国去了。”郭祥鄙视地说,“听说他住在医院里。还一天到晚吹他的过五关,斩六将呢! ……让他过他的和平生活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