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心中有了方向,才不会一路跌跌撞撞(第4/7页)

做公务员期间,他含辛茹苦,披肝沥胆,一路升迁,直到出任总理,他在民众心中留下的都是新思维、廉洁、亲民、坚韧、勇于挑战等良好声誉。

回忆起自己的成长历程,金台镐说:“我身为牛贩的儿子,既没有钱也没有权。仅凭自己坚定的信念,并为之付出努力。我想告诉年轻人,别害怕失败,只要你知道自己想去哪里,世界都会为你让步。”

这是一位总理对年轻人的最好忠告!人生的道路充满坎坷,只要我们自己知道自己该去哪里,我们总会在柳暗花明处,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的快乐。带着这种坚定而轻松的心态前行,就一定能找到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的智慧和处世哲学。

4.没有计划的人一定被计划掉 

人生有了规划,才不会迷茫。有了人生的规划,我们不仅清楚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更清楚自己下一步所要迈出的方向……

我经常听到身边的朋友讲这样一些话:“我很迷茫……”“我后悔了……”“如果时间重来,我一定会……”

那么,你是否也会经常抱怨老天的不公平、生活压力繁重、人际关系难处、工作不如意等等烦恼呢?“新东方”创始人之一徐小平曾经说过一句颇有哲理的话:“人生没有设计,你离挨饿只有三天。”话虽然有些夸张,但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今社会,“人生需要规划”已经是毋庸置疑的思想理念。

但实际情况却是,世界上有六十多亿人口,能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的人少之又少,为什么会这样呢?

让我们借用哈佛大学的一个著名试验来说明。

20世纪中叶,一位哈佛大学的著名社会学教授访谈了1000名即将毕业的本校学生,问他们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即“您对自己的人生有没有清晰的人生规划”。

得到的结果是,只有很小一部分(不到4%)学生说对自己的人生拥有清晰的人生规划;一部分(大约占16%)的学生虽然有规划,但不是很清晰。

30年过去了,这位执着的教授又回访了这些学生,除了35位由于过世或其他原因未能联系到以外,其他965名学生都取得了联系,该教授通过对他们的健康、家庭、事业、情感、财务等多项指标的统计,发现一个很有趣也很惊人的结果。

数据表明,当年毕业时那些拥有清晰人生规划的学生,在以上的各项指标中得分都是最高的,他们不仅拥有健康的身体、美满的家庭、成功的事业,还获得了平衡的心灵和令人羡慕不已的财务自由。

而那些有模糊的人生规划的人(不到16%的人),成为各行各业中的专业人士,虽然其中不少人薪水较高,但健康、家庭与心灵等诸多方面产生了不少矛盾,身心疲惫成为他们一致的特征。

当然,在回访的人群中所占人数是最多的,是当年80%以上的没有任何规划的人,他们一般是工作几年之后,一旦衣食无忧就不再持续努力了,所以他们中大多数人都只能长期作为一个平凡的职员、技术人员或销售人员,而不能取得非凡的成就,甚至还有不少人靠政府的失业救济金勉强度日。

可见,就连哈佛大学这样的世界名校也不能保证每个人的成功,更何况我们芸芸众生,如此多的普通人。

那我们如何才能成为像那4%一样拥有完美人生的“幸运儿”呢?关键就在于你对自己一定要有清晰的人生规划!

没有计划的人往往被规划掉,而用心规划的人生才更容易成功。

有这样一个故事:1944年,美国洛杉矶郊区的一个没有见过世面的15岁少年约翰?戈达德在“一生的志愿”表格上认真地填写了127个目标。这些目标包括:到尼罗河、亚马孙河和刚果河探险;登上珠穆朗玛峰、乞力马扎罗山和麦特荷思山;骑上大象、骆驼、鸵鸟和野马;探访马可?波罗、亚历山大一世走过的道路;驾驶飞行器起飞降落;读完莎士比亚、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写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