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躲过陷阱,未来的人生一帆风顺(第4/7页)

老师听后恍然大悟。他只是不愿把心思放在贪图小利的聪明上,而着眼于装糊涂。后来,他成为了美国的总统。

由此可见,做人难,做明白人难,做糊涂人更难,人生难得糊涂,贵在糊涂,乐在糊涂。所以学一点儿糊涂学,也许会使你恍然顿悟,它会带给你一种大智慧。

4.显山露水,不如锋藏守拙

那些为人张狂、锋芒毕露的人,难免会遭人嫉恨,遭人陷害。而善藏锋者成大器,藏锋守拙是一种高明的处世智慧。

生活中,有一种人特好强,爱表现。他在任何场合都想把别人压倒用来表现他自己。特别是在老板、上司等大人物面前,他们就像打了鸡血一样,热情好胜,用来表现自己的不凡。

这种喜欢夸张地表现自己的人真的能够赢得别人的青睐吗?真的能够赢得上司的重视吗?其实,这样的人往往人缘并不好,这样爱表现的举动也往往不被上司们看好。

一个做过多年职业经理人的朋友说:“很多公司的老板,其实都不喜欢那种什么事情都爱表现、爱掺和的员工。特别是新人,专心做好分内的事就好了。过度的表现反而让人反感。”

一家在业界知名的审计公司招来了一个新人小李,开始时,他工作积极主动,人际关系也处得不错。可刚过两个月,问题就出现了。不断有员工向经理反映,说他太好事儿,到处打听公司内部的事,还喜欢刨根问底,让人很不舒服。开始经理没太在意,只在在私下接触时默默观察起小李来。

渐渐地经理注意到,小李凡事太爱打听,谁说什么他都立起耳朵听着。一次,一个员工向经理汇报工作,就是下个月的计划报表,碰巧小李也在旁边。说话间隙,经理用余光扫了一眼小李,明显感觉到他停下了手里的工作,耳朵竖了起来,全神贯注,生怕落下一句话。经理见此特别反感,感觉此人太有心机,自己的分内工作不认真去做,反倒对不属于自己的事情积极得过了头。而且后来发现他不光听,还太爱表现,不相关的工作,只要让他知道了,他都要发表意见,想要参与。

有一次,公司财务部门有个复杂的表要弄,经理主动问了几个部门的老员工,小李也在场,很明显他听进了心里。没过几分钟,小李就进了经理的办公室,自告奋勇说自己想试试。当时经理真有些哭笑不得,因为公司的财务情况一般来说是不会让新人参与的,小李真是积极过了头。类似的情况很多,经理提醒小李很多次,可他就是改不了。无奈,试用期过后,公司不得不将其辞退。

太爱表现的人,往往不懂得藏锋守拙的智慧。“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说的是锋芒毕露者的下场,那些为人张狂、锋芒毕露的人,难免会遭人嫉恨,遭人陷害。而善藏锋者成大器,藏锋守拙是一种高明的处世智慧。

君子才华不露,聪明不逞,才有任重道远的力量。

说到藏锋守拙,曾国藩算是这里面的真正高手了。正是因为他懂得其中的道理和利害,所以才能在复杂的官场中巧妙避之,不引祸上身。

同治三年,曾国藩兄弟率湘军攻破天京后,虽然举国为之欢庆,连皇上也为之十分振奋,但曾国藩多年的官场经验告诉他:功高震主危及身家。于是他在给朝廷的奏折中表示“臣统军太多,即拨裁撤三四万人,以节靡费”,实际上,他是主动要求裁撤湘军。

时人王定安曾说过:“曾国藩向来不爱出风头,懂得功高震主的道理,认为湘军暮气太重,不可复用,主张任用淮军。但曾国藩的言论,实际上是远离权势,保住美名。”出于对清廷官场的熟悉与了解,加之对自己弟弟曾国荃性格的了解,曾国藩在裁撤湘军的同时,他还奏请曾国荃因病开缺,回籍调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