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我不惧怕成为这样“强硬”的姑娘(第3/15页)

到现在我周围还有一些单身的姑娘,她们并非热爱独身,而是始终没有遇到合适的人相爱。

她们总跟自己说,不将就,继续等。

其实啊,很多姑娘单身都是被动造成的,工作忙,每天在办公室里跟小王、老李打交道,不是已婚就是矬男,剩下一个还不错可是已经有了女朋友,加完班回到家里倒头就睡,这样是不可能遇见爱情的,就算等到五十岁也没有用。

缘分还没到,自己去追。

机会还没来,跳起来抢。

别说什么顺其自然,一切现在还配不上的好东西,都是要强求的。

要知道,即便是同样有才华的人,利用才华的方式不同,最终走上的路与获得的自我实现也会相差甚远。好比都是漂亮女生,有人利用漂亮去应聘了公司前台,有人利用漂亮去当了网络主播,也有人利用漂亮去当了空姐。

没有人会为我们的才华安排最好的出路。

愿每一个人都像我一样悲观,不相信任何好运。

而是在头顶悬挂一个小雷达,“嘟嘟嘟嘟”四处搜索着机会前进。

人生中从来没有什么是必然如此或者必须如此的,无论是想要爱,还是前程,都不要等,要去找,去追,去咬定青山不放松。

你要活在梦想之中,还是平凡的现实里?

夏日的夜晚,杜发一段文字给我:“也不知道哪儿来的自信,整天不好好学习无所事事的,但总感觉自己有一天会赚大钱,而且这种感觉异常强烈。”

接着是她一段兴奋的语音:我就经常有这种感觉!你有没有?

彼时我在北京郊区一所中学居住和学习,暑期的夜晚,校园里看起来总空无一人,从南门到主楼之间是一条笔直宽广的大道,道两旁的路灯反照着一棵棵高大的白杨树,走过去,左拐,右拐,再左拐就是我的住处,这一路有路灯相伴,四下是无边的寂静和黑暗。

白天我在这边的教室学习英语,晚上就游荡在这个大而且空的校园里,看月亮,想事情,心情就像回到了十三四岁时一样,总是莫名其妙地忧伤。

我并没有觉得自己可以不好好学习无所事事就能有一天赚大钱。

其实长大呢,就是一个现实逐步发生,幻想空间减少的过程。

上学时杜刷过很多言情小说,在上百本小说中挑喜欢的人,她最想嫁的人是《曾有一个人,爱我如生命》里的孙嘉遇,浓情浪子一个,后来看到《沥川往事》里温柔的王沥川,她又毫不犹豫地移情别恋。

那时候我们可以去想象跟任何一个喜欢的人度过余生,哪怕这个人是明星,是小说人物,都不妨碍去憧憬。

而等到二十八九岁,就要开始考虑从周遭踏实可靠的人里选择一个作为伴侣,就是这个人,不是孙嘉遇,也不是王沥川,对于未来恋人这件事,不必再幻想。

杜在今年年底也要嫁人了,对象是一位公务员男士,跟她曾经幻想过的那些偶像相比是个普通人,跟普通人相比是个蛮优秀的人,杜说,正因为看到他没有那么多幻想,所以才觉得安心。

这所中学的操场围栏上挂着一排学生照片,下面的字是优秀学生、标兵嘉奖之类的说明,白天的课间我就围绕着操场走,一张张去看这些照片,看这些没有被岁月欺负蹂躏过的脸,女孩子们露出牙齿开怀大笑,或者抿着嘴唇腼腆微笑,甚至有些面孔紧绷还没来得及笑出来,都是青春可爱的。

操场的主席台下画着几条线,写着某年级某班,估计是做广播体操时分配领地。可以想象上千名中学生在这里跳跃伸展时生机勃勃的场面,但如果有镜头给特写,里面肯定有许多表情是不耐烦。

我也曾是其中那不耐烦的一张脸,不耐烦漫长的成长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