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垂危(第2/3页)

“奶,快给我娘请郎中。”连蔓儿抓着周氏的衣襟央求道。

“李郎中不是刚走,稳婆我也请了,郎中也请了,这是命。”周氏道。

“镇上,镇上还有更好的郎中。”连蔓儿道。

“你个小丫头懂个啥,这种事,神仙来了也救不了。”周氏一把推开连蔓儿,“你们都出去,这屋里不是你们待的地方。”

“娘,我去镇上请郎中。”连守信站起来道。

周氏瞪起了眼,放开张氏的手,“老四,你跟我来。我有事和你商量。”周氏拉着连守信走了出去。

“娘……”屋里几个孩子哭成了一片。

张氏强挣着,眼睛在几个孩子的脸上扫过。

“娘,娘对不起你们。你们以后……”

“娘,你不会有事的。我、我找人去救你。”

“四婶。”蒋氏不知道什么时候从外面走了进来,从怀里拿出个小小的纸包,取出薄薄的几片参片来,“这里是点参片,给四婶含嘴里,或许……”

“大嫂……”

“就只有这点了,或许有用。”蒋氏小声道。

连蔓儿从蒋氏手里接过参片,给张氏含在嘴里。

“娘,你一定要撑下去,为了我们,也要撑下去,我这就去找人救你。”

连蔓儿扭身往外就跑,连枝儿、五郎和小七也跟了出来。

“姐,你留在家照看娘,别人……我不放心。”连蔓儿拦住连枝儿。

连枝儿停住脚,想了想,就点了点头。

“蔓儿,你一定要救咱娘。”

连蔓儿郑重地点了点头。

连蔓儿拔脚跑出连家,直奔青阳镇。要救张氏,她眼前能想到的人只有一个,就是王幼恒。连蔓儿一边跑一边想。张氏是个大包子,常常让她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是这个时候,她想到的都是张氏的优点。

张氏勤快,能干。她们这几个孩子,衣服虽然破旧,但却浆洗的干干净净,就是打了补丁,张氏也都千方百计缝补的十分妥帖,让人几乎看不出来。

张氏的性格好,对她们从不打骂。而且通情达理,遇到事情,只要她能讲出道理来,张氏都会依她。这就算是她前世那个年代,也不是每一个母亲都能这样尊重孩子的。

除了是个包子之外,张氏是个好人,是个好母亲,她不该死。

如果张氏死了,她,连枝儿、五郎和小七就要变成没娘的孩子了。要是连守信续娶,那么他们就要在后妈手里讨生活。

包子娘,那也是亲娘啊。平时抱怨抱怨就罢了,要真把亲娘换后妈,她可绝不愿意。

总之,张氏不能死,还有张氏肚子里的孩子,才四个月大。她这个做姐姐的,根本就没有发觉他的存在,那应该是个非常懂事、乖巧的孩子。

无论怎样,她要尽力救她们。

大脚就是好,这些日子在田里、山里的劳作锻炼不是白瞎的。三四里路,连蔓儿只用了约半刻钟的功夫,就跑到了镇里,当她远远地看见了济生堂的牌匾的时候,心里再一次感谢她有一双天足。她甚至将五郎和小七都甩下了一大截。

济生堂门口停着一辆马车,王掌柜站在马车旁边似乎是嘱咐了几句什么,那车夫就挥起鞭子,马车扎扎地跑动了起来。

“幼恒哥。”连蔓儿大喊,她并不知道那马车里的人是不是王幼恒,但是她知道,她不能错过任何一丝的机会,因为一丝的错过,就是两条性命的代价。连蔓儿一边喊,一边更加快了脚步朝马车追了过去。

马车缓缓地停下来,王幼恒从车窗里探出头来,一眼就瞧见飞奔而来的连蔓儿。

这个时候连蔓儿已经跑到了马车边,她两只手死死巴在车上,生怕马车会走。

“蔓儿,发生了什么事?”王幼恒忙问。

连蔓儿一张小脸跑的通红,张着嘴喘气。

“幼恒哥,你救救我娘。”连蔓儿如同抓住了救命的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