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连蔓儿的劝告(第2/3页)

“突然说在镇上酒楼办酒席,以前定亲的时候他家咋不说?”连守信突然道,“赵家不愿意这门亲了,故意提这个事,拿服咱们?”

连蔓儿点头,有可能,太有可能了。

“我看老爷子就是想到这个了吧。”张氏回想了一下,就道,“怪不得说请厨子啥的,都先不急,要等他去了镇上回来了再说。”

“要真因为这事退亲,他老赵家也磕碜。”连守信愤愤地道,“谁还不知道他家咋想的。”

“我听说,那丫头一开始,是想往县城里嫁。没找着主,才往乡下踅摸。”张氏道。

“我看她那样,不像能种地干活的。”五郎说了一句。当初何氏带着二郎想看赵秀娥,连蔓儿、五郎和小七正好碰上,将赵秀娥看了个饱。

“哎呀,我儿子会相看媳妇了。”张氏扭过头来,看五郎,哈哈大笑。

连守信也跟着笑。

连蔓儿、连枝儿和小七看见五郎的脸一下子就红了,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五郎扭过身,他想离开这些人远点,他后悔说了刚才那句话。

笑了一阵,就把二郎和赵秀娥这个话题岔开了,毕竟,也许明天这门亲事就黄了。

“蔓儿,”张氏突然想起一件事,就问连蔓儿,“在上房,没吃饭那会,继祖媳妇拉着你干啥?我看她一眼一眼地看你,是有啥事吧?”

“娘,你看出来?”连蔓儿做无奈状,“她想让我在我奶跟前,给大伯娘求情。”

“你跟你奶说啥没?”张氏就问。

“我要说啥了,咱这一天能过的这样消停?”连蔓儿做了个鬼脸。

“他大伯娘……这两天看着够可怜的。”张氏想了想,说道,“看那脸,都皴了。赶明个,手上也得长冻疮。”

连蔓儿见张氏的语气似乎很同情古氏,心中顿时警铃大作。

“娘,你不会打算给大伯娘说情吗?”

“啥?蔓儿你说啥?”

张氏正在想心事,没听清连蔓儿的话。

“娘啊,你可千万别犯傻,咱过两天消停日子不容易。”连蔓儿抓住张氏的手,做哭状。

张氏被逗笑了。

“娘,去你那么孝顺,我奶还总找你茬。娘,你知道为啥不?”连蔓儿赶忙正色道。

这个话题让张氏情绪低落,她没吭声。

“娘,要是你不总给我三伯娘打抱不平,帮忙,我奶肯定对你不一样。”连蔓儿干脆自己说出了答案。

“我知道。”张氏轻声道,“可我看不下去,我也没逆着你奶。”

张氏说的不错,她只是将周氏发落到赵氏身上的火,分担到自己的身上。但是这同样妨碍了周氏调理赵氏,显得周氏不讲理,待儿媳妇刻薄。只怕在周氏眼里,还会认为张氏是想拉拢赵氏,共同对付她这个做婆婆的。

“娘,我奶可不会那么想。她肯定觉得你是跟她对着干。”连蔓儿就道。

张氏又不说话了。

“娘,我知道你心软,可大伯娘她和三伯娘不是一样的人。”连蔓儿就道。

赵氏是老实人,就算不能回报张氏,也会记得张氏的好。赵氏和张氏两个妯娌,对门屋住着,一个锅里吃饭这么多年,相互之间已经处出了感情。

但是古氏不同。

古氏非常精明,而且自私,对张氏,还有其他的妯娌们,根本就没有感情。

比如有一个坑,这个坑里,是必须要有一个人的。古氏掉在里面爬不出来,有人去拉她。那么,古氏最可能会做的事,是将这个人拉进坑里,再踩着这个人从坑里爬出来。

连蔓儿不想让张氏去做这个人。

可是张氏手脚实在太勤快,心肠太软,对别人的恶的忘性又太好。

“娘,你可不能替大伯娘说话,也不能帮她干活。”连蔓儿对张氏道,为了说服张氏,连蔓儿搬出了赵氏。“娘,你也该看出来了吧。我奶那脾气,非得折腾个人。要是你帮了大伯娘,那就又该轮到三伯娘倒霉了。娘,你不忍心看三伯娘倒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