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喜讯(第2/3页)

“蔓儿姐,你放心。有啥事,我肯定跟你说。”六郎将最后一口包子咽进肚子里,打着饱嗝说道。他打算以后都把耳朵竖起来,听到啥事,就来告诉连蔓儿。不过是几句话,就能换一顿肉包子吃,这太值了。

连蔓儿就笑着点了点头。六郎年纪不大,人又笨笨的,家里人说话办事多不防备他。

打发走了六郎,连蔓儿就和小七回到铺子里,张氏正在做针线,连蔓儿就将六郎说的话,都告诉了张氏。

“英子跑花儿那去了?”张氏就吃了一惊,“英子跟花儿……她俩的关系,依我看,也就一般。……不想留下英子,就打发她走呗。咋你大伯娘还神神叨叨的,英子的事,她谁都没告诉,就跟你大嫂说了,你大伯娘这人的弯弯肠子……”

说到这,张氏突然停下手里的针。

“我咋就忘了那。当初花儿打碎了宋家定亲的玉佩,英子就在啊。花儿这是害怕英子把那事跟宋家的人说吧,这才想赶她走,又不敢赶。”张氏恍然大悟地道。

“谁知道那,”连蔓儿就道,“反正她俩肯定得有点不可告人的事。”

“怪不得看你大伯娘这两天脸色不大好看。别看她笑的欢,她心里肯定发虚。”张氏就道。

“娘,你咋看出来了?你没听我大伯娘说的,花儿姐在宋家好着那。”连蔓儿就笑道。

“她就吹牛。心不虚,她还用得着吹牛?我第一胎生的枝儿,你奶一天到晚给我话听,你爹上面还有三个哥哥,那时候家里都好几个男孙了,还这样那。还有你二伯娘,也没少跟我显摆,直到我又生了五郎,这才好点。宋家家大业大,就宋海龙一个儿子,跟咱家又不一样了。”张氏道。

“我大伯娘是吹牛,还吹漏了。”连蔓儿想了想,就道,“我记得好像宋老夫人有一个孙女,花儿姐生的这个,可不是宋家第一个孙女,我大伯娘非说是,就是抬高花儿姐和她闺女的身份呗。”

“……不知道花儿今后的日子咋样?或许人家宋老夫人开通,小夫妻俩都年轻,慢慢生呗,还怕生不出儿子。……你大伯娘这月子都没伺候完,就回来了,这要是花儿生的是小子,肯定不会这样。……第一胎,生男生女的,这谁也保证不了。要不是你大伯、大伯娘心里想要靠着人宋家,也不用这么慌。”张氏低下头一边做着针线,一边说道,“这儿女结亲啊,还是得门当户对,就像咱家跟吴家,这多省心。以后就算枝儿第一胎生个闺女,他吴家也不能咋地。”

“娘,你老真高瞻远瞩。”连蔓儿就笑道。

“高啥远啥?”张氏显然没听懂。

“啥也不啥,我就是说,我姐这门亲事定的好。”连蔓儿忍不住笑,又不想跟张氏解释,就道。

“那是。”张氏满意地点头道。

……

天气干燥,连蔓儿看着墙角堆着的小地瓜仔,就想到一个主意。

“娘,咱一次多烀点地瓜,晒成干,可以留着当零嘴吃。”连蔓儿就跟张氏商量。

“那样能好吃?”张氏就道。

“肯定好吃。”连蔓儿道。

“你跟你姐、你哥,还有小七商量去吧,爱咋整咋整。”张氏就道。地瓜是个新鲜物,几个孩子都爱吃,她这个做娘的,就让她们随便吃。

“行。”

连蔓儿应了一声,就过来找连枝儿、五郎和小七。大家当然都没有异议。几个篮子捡了两篮子的小地瓜仔,提到井边清洗干净,又回到厨房,一只大铁锅里倒进一篮子小地瓜仔,烀熟了,就拿了盖帘,将小地瓜仔平铺了一层自上面,就拿到院子里,在太阳下暴晒。

经过太阳的暴晒,小地瓜仔里面的水分被晒干。这样晒出来的地瓜干,便于储存、也便于携带,而且吃起来的口感变劲道了,也比刚烀熟的地瓜更甜。因为水分可以被蒸发掉,糖分却不会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