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秋凉(第2/3页)

两个孩子身上背着书包,一人胳膊上还挎着一个篮子,篮子里是野菜和野草。

放下书包和篮子,小弟兄俩都自己找活干。

五郎提了两个篮子,野菜要剁了,加上糠皮喂鸡,野草是给小黄牛加餐的。

小七则是另外拿了一个篮子,跑去杂树林捡鸭蛋。

张氏这个时候已经带人收拾停当了,伙计们都告辞走了,只剩下赵氏和连叶儿,就开始准备自家晌午要吃的饭菜。

将油倒入大铁锅里烧热,放入蒜瓣、再倒小半碗大酱进去,油在锅里就滋拉滋拉地响起来,这酱、蒜爆锅的香气顺着风,一下子传出去老远。然后将去了皮切好的土豆块和去了筋的扁豆角下锅,飞快地用铲子扒拉一会,再倒入清水,将锅盖盖上。烧火烧到开锅,再闷一会,一锅香喷喷的土豆炖扁豆角就可以出锅了。

放上饭桌,摆好碗筷,连蔓儿一家,再加上赵氏和连叶儿都在桌子边坐下,开始吃晌午饭。

主食是过水高粱米饭,主菜就是一大盆的土豆炖扁豆角,还有每顿饭都必不可少的大葱蘸大酱。连守信最爱吃这个,别的菜可以没有,他就着大葱蘸大酱,就可以吃三碗干饭。

今天,张氏还额外给每个人煮了一个咸鸭蛋。

腌足了日子的咸鸭蛋,磕开来,轻轻地拿筷子一戳,那蛋黄里的油就能冒出来。

小七爱吃咸鸭蛋,等他吃完了自己的,伸筷子去夹菜,目光收回来的时候,就看见饭碗里多了一个油汪汪的咸鸭蛋蛋黄。

吃过了饭,赵氏和连叶儿就用平板车,推了两桶泔水回老宅,那里还有二十只鸡和六头猪要喂。

连蔓儿家许给赵氏一头猪,只要赵氏喂那三头猪,饲料都是连蔓儿家出。赵氏觉得受之有愧,又将喂连蔓儿家那三只猪的活计给包揽了过去。

“三头也是喂,六头也是喂,不差啥。”赵氏是这么说的。

连蔓儿一家吃完饭,就说话消食。

“哥,你和小七下午去镇上上学,看能不能去幼恒哥那一趟,问问今年的苦姑娘儿他家是啥时候收。”连蔓儿就对五郎和小七道,“咱家那片地的苦姑娘儿都熟的差不多了。”

“是该问问,我看都有人来收了,不是王小太医家的。”张氏就道。

“嗯,一会我就带小七先去找幼恒哥,然后再去学里。”五郎就道。

“姐,要摘苦姑娘儿,等我和咱哥休沐的时候摘呗。”小七就道。

等傍晚五郎和小七从学里回来,就说下晌他们见到了王幼恒。

“幼恒哥说他家已经开始收苦姑娘儿了,啥时候送过去都行。”

“那就明天去摘苦姑娘儿?”连守信就道。

“爹,再等一天,后天我和小七休沐,咱一起摘。”五郎就道。

“那也行。”连守信就答应了。

这个时候,鲁先生从山上下来了,大家伙忙将鲁先生让到炕上,端上好茶好果子招待,五郎和小七放了书桌,开始做功课,并时不时地向鲁先生请教。

张氏、连枝儿和连蔓儿母女三个准备晚饭。

现在她们一家人的晚饭也在铺子这边吃,因为有鲁先生和他们一起吃,这晚饭,自然要加菜。

鲁先生是南方人,比起炖的大锅菜,他更喜欢吃炒菜。

鸡蛋炒木耳,蒜蓉炒炝炒扁豆角,这是专门为鲁先生做的,另外还有干虾仁炒冬瓜、煎酿豆腐,尖椒炒干豆腐,小白菜粉丝汤。

母女几个的厨艺都是不凡,再加上连记特制的调料,这顿饭,就是曾经吃过山珍海味的鲁先生,也吃的满意极了。

饭后,连守信将桌椅摆到院子里,连蔓儿和五郎、小七坐在一起,听鲁先生授课。

稍远一些,张氏和连枝儿在做针线,连守信在给小黄牛切草料。

一切都安静而美好。

……

隔天,五郎和小七休沐,铺子里就只留下张氏照看,其余的一家五口人赶着小牛车就下地了。还没到地头,远远地就看见了那一大片火似的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