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姐妹(第2/3页)

连守信看看天上的月亮,突然想起一件事来。

“鲁先生说今天晚上回来不,都这个时辰了,咱得去路上迎一迎。”连守信道。

今天八月十五,山上也放了一天的假。鲁先生前几天接到一封信,今天就去锦阳县城,说是去看望朋友了。连家本来是打算让五郎陪着去的,鲁先生没答应。后来,连蔓儿她们就给鲁先生雇了一辆马车,给足了费用,让那车夫一切都听鲁先生的,给的钱若有富余,就当是赏给那车夫的,若是不够,回来连家加倍给添上。

连蔓儿还拿出几个碎银子,装了个钱袋,让五郎给鲁先生花用。

“这个时候没回来,怕是今晚上就住县城了吧。”张氏就道。

鲁先生一人在这,难得和朋友相聚,又是中秋佳节,多盘桓些时日,那也是人之常情。

虽是如此,连守信还是带着五郎去村口,往去镇上的官道上迎了一程,没有迎到鲁先生,这才回来了。

直到第二天上午,鲁先生才从县城回来,说是晚上多喝了几杯,就住在县城。大家这才放心。

过了八月十五,庄户人家又忙碌了起来。三十里营子的两个打谷场上,每天都不断人。连蔓儿家今年有了自己的打谷场、置办了大石碾子、小石碾子,新木锨都添了三把,又雇了三个短工,由连守信带着在打谷场上做活。

打谷场上的活,张氏和几个孩子就都没有沾手。

不过,她们谁也没闲着。

连蔓儿尤其忙,她要算铺子里每天出入的账目,定做的家俱陆续送来了,她也要跟着验看,再给工匠们结算工钱。

打谷场上的活计做完了,连守信又召集人手,继续修建新房。一应银钱,都是从连蔓儿这支取。因为到了最后,也是最关键的阶段,银钱真的像流水似的每天从连蔓儿手里流出去。

好在她家现在积蓄足够,铺子每天的进项也不少,虽是银钱如流水,也不觉得有什么艰难。

除了这些,连蔓儿一有空,还会叫上连叶儿下地去耢花生、拾谷穗。五郎和小七放学后,有时间也会跟着一起去。

这天吃过了早饭,连守信又支取了一笔琉璃窗的银钱走了,连蔓儿才闲下来。

“小七,”连蔓儿招呼小七,今天又赶上私塾休沐的日子。“走,跟我去二丫家,咱去把猫抱回来。”

小七听说是这事,乐的颠颠地跑过来。连蔓儿就提了个篮子,一手拉着小七,姐弟俩溜溜达达往二丫家来。

二丫家住在连家老宅后一趟街上,也是五间房子的一个大院。

连蔓儿和小七走进外屋,二丫正拿了个碗出来,打算舀饭喂猫,看见他们来了,就忙招呼两个人进屋。

“大姨奶。”连蔓儿和小七进了屋,先跟炕上坐着的老人问好。

“蔓儿和小七来了,快上炕坐。”二丫的奶奶忙笑着招呼道。

二丫的奶奶,和周氏是堂姐妹。这两姐妹,都是白净的面皮,周氏的脸略宽,二丫奶奶的脸略窄,不过两个人的眉眼间却颇有些相似。

连蔓儿和小七就在炕沿上坐了,连蔓儿从篮子里取出个纸包,递给二丫。

“前个儿买的虾皮,你给猫拌饭吃吧。”

“行。”二丫就接过纸包,打开来,将虾皮倒进碗里一些,又拿筷子和米饭拌匀了,给趴在炕梢的猫端了过去。

庄户人家,谁家的猫、狗下了崽,自家又养不了那么多,就会送人,或者谁想要,都可以去要。没人会收取任何的费用,连蔓儿家和二丫家算是亲戚,来往的不错。那虾皮,就是连蔓儿出门的时候突然想起来,让二丫家的大猫给小猫多喂了这些天的奶,该给人家大猫改善改善伙食。

二丫家的大猫,正趴在炕梢,身边偎着一只小猫,正是留给连蔓儿家的。小七一进门,眼睛就在那只小猫的身上黏住,再也移动不开了。二丫过去喂猫,小七就跟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