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又到清明(第2/3页)

这像是连老爷子会做的事,说白了,就是想增加家庭的凝聚力。连老爷子的很多做法,都是为了这个目的。

蒋氏就又从另外一个包袱里拿出两个点心匣子,另外又拿出四个尺头来,说是给连守信家还有连守礼家一人一份。

“……是老太太给准备的。”蒋氏道。

连蔓儿看了一眼,那两个点心匣子看样子还不错,不知道里面的点心是怎样。那四个尺头,也算得上是中等,比上次给她家燎锅底的时候送的强上许多。

蒋氏说了,是周氏给准备的,那就只有感激,而没有任何挑剔的余地。

太仓给拿了礼来,张氏心里并不高兴。

“……你们来了,有没有礼,我们都不挑。你们那边人口多,过日子,也得用钱。这钱,留着过日子。”张氏是想说,日子过的节省点,只挣该挣的钱。这是她听了吴王氏告诉她的话,一直憋在心里,想对太仓的人说的。

“娘,咱这纸钱还没叠完那。”连蔓儿就道。

张氏性子直,这话要真说出来,就得罪了人。而且,她说了也没用。眼前的连继祖和蒋氏,都不是能阻止连守仁和连守义的人。

“对,咱接着叠。”张氏就明白连蔓儿不想让她继续说,也就将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蒋氏也斜坐在炕沿上,帮着折叠纸钱,一边笑着跟张氏唠嗑。

连蔓儿偷眼打量蒋氏。蒋氏本来就是个利落人,原来在村里的时候,收拾的就比普通的媳妇要漂亮。这次回来,蒋氏的打扮就更不凡了。

蒋氏今天脸上薄施粉黛,头上插着一根赤金镶珠的发簪,另外簪了两只赤金的压发,耳朵上是金镶珍珠的坠子,手腕翻动之间,还露出一对黄澄澄的金镯子。还有她刚刚脱下的大毛披风,身上穿着的文锦褙子,脚下的高底绣花鞋,无一不精致、贵重,且都是最流行的式样。

那高底鞋,鞋底必是藏了香粉的,刚才蒋氏走动间,连蔓儿就能闻到隐隐的香气。

连继祖的穿戴、打扮与蒋氏十分登对,手上更是戴了三只赤金镶宝石的戒指。

张氏要说的话,是苦口良言,但显然面前的两个人,都不会领情,那何必要说。

将纸钱都叠好了,又坐了一会,赵氏和连叶儿就过来了。

张氏看着天色不早,就说要去准备饭菜。

“今晚上,就都在这吃吧。”张氏就道。

连蔓儿在张氏身边,背着众人给张氏使了一个眼色。

“他三伯娘,帮继祖他们两口子收拾了没,炕烧了没?”张氏就问赵氏,然后转头对蒋氏道,“继祖媳妇,要不,你先跟着你三婶过去再收拾收拾,现在天暖和了,炕还是得烧。这做饭人手够了,你放心去吧。”

“等会他三伯下工回来,也赶紧过来。”张氏又对赵氏道。

蒋氏是个聪明人,见张氏这样说,就知道张氏只留他们吃饭,却不留他们在这住。要住,他们还是得回老宅住。

虽是心中不大痛快,但是这顿晚饭,张氏还是准备的很丰盛,吃过晚饭,连继祖和蒋氏随着连叶儿三口人去了老宅,一家人就围坐在烛光下说话。

连蔓儿将连继祖和蒋氏拿来的点心匣子打开了,里面的点心还不错。

“这好像是太仓县城那家最大的点心铺子的点心。”五郎仔细地看了看点心匣子上的花纹和铺子印记,就说道。

“你奶能给咱预备这些个,不容易啊。”张氏就叹道。

连蔓儿就将来往的人情账册拿出来,将这次蒋氏带来的礼详细地记了上去。

“跟太仓那边来往的,我单独记了一个册子。”连蔓儿记完,抖了抖手里薄薄的账册,说道。

“她啥也不给咱们,我才高兴那。”张氏就道,“看继祖和他媳妇那身穿戴,他大伯那县丞的俸禄,供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