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 盛夏(第2/3页)

连蔓儿也和小七一样爱吃嫩玉米,有了这个,她都不怕苦夏了。

好吧,即便没有嫩玉米,连蔓儿怕也不会苦夏。这个年代的气候,非常好,或者说是非常宜居。没有空气污染,大地依旧按着它本来的,能够让人类繁衍起来的规律呼吸着。即便是盛夏酷暑,其实也并不那么难熬。即便有的时候,人们觉得太过闷热了,那么夏日午后经常会有那么一场雨,让人们暑意全消。

六月中旬,一场暴雨连下了两天,连蔓儿家门前的小河发水了。

发水,并不是那种会造成灾难的大洪水,庄户人家的孩子甚至将发水当做一件好玩的事,只要雨下的没那么大了,小孩子们就往往跑出门来,跑到小河边,欢呼着观看发水的情形。甚至有的大人,也爱凑这个热闹。

当然,也有的庄稼把式是本着很正经、严肃的心意来看发水的。

据说,三十里营子这里是一块宝地,在人们的记忆中,除了那一次大旱造成的饥荒之外,就没有过别的灾难。而那次的旱灾,是席卷全国的,比较而言,三十里营子这里还算是灾情比较轻微的。真的因为那次旱灾死去的人并不多。

而那些死去的人,几乎没有是直接饿死的,而多是因为饥饿,吃了不该吃的东西,或者是因为饥饿,抵抗力下降,引发了别的疾病而死的。

南山上背阴的山坡埋着的连守信的那个小兄弟,就是因为太饿了,不知吃了什么,而中毒死去的。这还是今年,小七从连守信那里打听来的。

三十里营子这里,从来没有过洪灾。

即便如此,那些老庄稼把式还是担心。他们会因为雨水太多,而影响庄稼的收成,或者因为发水发的太大,而让临近河道的农田被冲毁、庄稼被水淹。

而小孩子们可没想那么长远,他们就是爱看发水那浪涛滚滚的情形,并且幻想着等雨停了,河水稳定下来,就可以到深水的地方游水玩了。

而连蔓儿家,即便是雨下的极大的时候,连守信就连着往河边跑了好几次,甚至半夜起来,还要到河边去看看。他是担心自家的鱼塘和荷塘,怕河水发的太大,冲入鱼塘和荷塘中。荷塘还稍微好一点,就怕河水将鱼塘里已经长大的鱼给冲走了。

好在,鱼塘、荷塘与河道之间有一段距离,而且他们修筑的河堤足够坚固、足够高,河水虽然涨起来老高,却还没有超过河堤。

半天,等着雨稍微小了一点的时候,连蔓儿也跑出来,跟她一起出来的还有五郎和小七。因为暴雨不停,这两天私塾那边停课了,五郎和小七就在家里念书。

三个孩子,一人披了一件蓑衣。不是她们不想打伞,而是怕一会雨又大起来,再刮风,油纸伞根本就承受不住。蓑衣虽然累赘、难看,披在身上也不怎么舒服,但是却实用。

出了门,小七就开始撒欢。他还将这两天圈在屋里的大胖和小胖带出来。两只小奶狗也围着他汪汪叫着撒欢。

连蔓儿不由得抚额,因为干干净净的、圆滚滚的小奶狗,它们并不只挑着青石路走,它们还往旁边的泥地里跑。只一会工夫,就几乎变成了两只小泥球。

“折腾吧,折腾吧,看一会回去,就把你们关门外面,再也别想进屋了。”对着在小七跟前撒完欢,又朝自己跑来的两只圆滚滚的泥球,连蔓儿笑骂道。

“姐,一会我回去给它俩洗澡,保证不能把屋子弄埋汰了。”小七就道,他是非常护着这两只小奶狗的。

小七这么说着,大胖就跑到了连万荣脚跟前,一边冲着连蔓儿呜呜撒娇地叫唤,一边就抖了抖毛。

“啊……”连蔓儿大叫。

大胖抖完毛,它自己舒服了,可却甩了连蔓儿一裙边的泥点子。

“看我不揍你。”连蔓儿作势就要打大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