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麦种风波(第2/3页)

要是赵文才真的和连守仁、连守义勾结上了,要垄断太仓往这边的麦种,那么他们同时也盯上了冬小麦的种子?

“要是那样,那这事就不能善了。”五郎道。

如果是那样,只能说太仓连家的手伸的太长了,不仅她们不能坐视不理,只怕还要牵动别的势力。

“吴家婶子不是说,不只陆家商队,这几天该从太仓那边回来的老客啥的,都没回来吗?”连蔓儿又道,“这、不会是那边出啥大事了吧。”

一家人正在惊疑不定,陆家的商队终于回来了。

陆炳武哥几个一起来往连蔓儿家送冬小麦种子,吴玉贵、吴家兴、吴王氏和吴家玉也跟了来。

一看这阵仗,还有这些人进门时的脸色,连蔓儿就知道……

“太仓那边……出事了。”果然,一进门,吴王氏就开口道。

太仓出事,是意料之中,所以连蔓儿并没有十分惊讶。她只是没有想到事情出的这样快。而且看样子,还很严重。

“出、出了啥事?”连守信有些紧张。

陆家兄弟交换了一个眼色,这才将事情经过讲了出来。

这次陆家的商队走的比较远,去的时候,路过太仓县城,却没有留人,只是跟相熟的店铺打了招呼,要他们选上好的冬小麦种子准备出来。结果,等他们回来时,要去提冬小麦麦种,那家店铺的主人却说没有麦种可卖。

陆家兄弟受人所托,当然不能就此罢休,而且当初店铺主人明明说的好好的,会挑最好的麦种留给他们。

经过再三的询问,那店铺的主人才说了实话。

原来是县衙派人到所有卖麦种的店铺扔下了话,所有店铺都不得私自将麦种卖给辽东府的客商。要卖,必须通过县衙。而且那县衙来传话的人,说的也极冠冕堂皇。太仓县要帮助辽东府推广麦子,因此县衙有专门的人管理这麦种的买卖,说是怕他们以次充好、抬高物价、谋取暴利。

那县衙专门管这件事的人,就是县丞大老爷的兄弟,太仓人称二老爷的连守义。

连守义这一年在太仓混的非常风光,人们一提到二老爷,不必说,指的就是他。

当时陆家兄弟还不知道情况的严重,因为路上耽误了两天工夫,着急回家,又怕连守信这边急着用麦种,就说了要买麦种的是连守信,和太仓县丞连守仁,还有二老爷连守义是亲兄弟,要那店铺老板私下里将约定好的麦种依旧卖给他们。

那店铺老板本就与陆家常有生意往来,并不想坏了商誉,又被陆家兄弟说的心动,最后答应了送给他们麦种。不是卖,而是送,不要钱的。不过这店铺老板又嘱咐陆家兄弟,即便是送,这也担着风险,要陆家兄弟必定保密,不能让任何人知道。

那店铺的老板还告诉陆家兄弟,已经有的店铺,被二老爷抓住私下售卖麦种给辽东府的客商。而那些店铺的掌柜、伙计等都被抓进了大牢,只有那店铺的东家答应将所有麦种以极低的价格出售给二老爷指定的客商之后,县衙才将那些掌柜、伙计放出。

而这店铺老板之所以声称没有麦种可卖,是因为发现,那几家铺子不过是以二老爷的小舅子何老爷为首的地痞设下的圈套,目的,自然是那些麦种。

这店铺老板将麦种给了陆家兄弟,还开玩笑地说,要是出了啥事,让陆家兄弟一定要罩住他。

这陆家兄弟也是办事精细的人,并不肯当时就拿了麦种,而是约定了时间,将麦种混在别的货物里面带回了客栈。

陆家兄弟在太仓县城住的,依旧是老王家大车店。

本来一切都很顺利,陆家兄弟拿到了麦种,打算第二天就启程回三十里营子。可偏巧,何氏,也就是太仓人称二太太的,那天正好去老王家大车店看他儿子。何氏最爱东走西串,看个热闹。那天,何氏就一边将毛嗑皮嗑的满天飞,一边看大车店里的人装货卸货,好巧不巧,就走到了陆家的马车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