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章 对策(二)(第2/3页)

他们本分劳动、过日子,一切都好。若是再有异动,你们村里三岁的娃娃都可以上去质问、唾弃他们。

五郎就在席间,把话说的很明白,他们帮理不帮亲。

“良药苦口利于病,……一片苦心孤诣,任人评说。”五郎最后道。

今天请来的这些人都颇有些见识,听了五郎这样的安排和说话,都纷纷赞五郎有魄力,有担当,菩萨心肠、霹雳手段。

厅堂里五郎在席间与众人说话,并达成了共识。厅堂外边,站着四个人。

连守仁、连守义、连继祖和二郎都被叫了过来,不过并没有让他们进厅里上桌吃饭,只让他们在外间听里间是怎样的说话。

这些人,没有置言的余地和资格。他们就是那被专政了的人。而落到这个境地,他们也怨不了人。连蔓儿她们可以给了他们足够多的机会了,当初这些人刚从太仓回来,连蔓儿和五郎就可以这么做的。

厅里面五郎将话都说透了,连守信就出来,让连守仁、连守义、连继祖和二郎几个回家,并告诉他们,明天,里正等人就会上门,到时候会带着他们和武家兄弟将田租和田地的事情处理清楚。

连守仁、连守义、连继祖和二郎谁都没敢说什么,就让管事韩忠给送出了门。

当天晚上,在连蔓儿家吃过饭的里正、吴玉昌并两个村老就去了老宅,将席间五郎的话都告诉了连老爷子。而第二天,里正这些人又找来了武家兄弟,就在连家老宅处理两家之间的地租纠纷。

事情的处理结果当天就出来了,三十亩地,武家应该向连家交纳地租高粱三千斤,糜子八百斤,大豆三百斤,小豆一百斤,绿豆、谷子各三十斤,花生八百斤。因为连家要提前收回田地,所以赔偿武家高粱一百五十斤,糜子五十斤。另外,武家还将五亩地高粱的高粱秆、岔子都送给连家,做为连老爷子和周氏一冬的柴禾。

商议定了,里正立刻就带人搬粮食、过秤。

所收的地租中,高粱一千二百斤,糜子三百二十斤,大豆一百二十斤,小豆四十斤,绿豆、谷子各十二斤,花生三百二十斤,以及五亩地的柴禾,是连老爷子和周氏一年的供给,交由连守信和连守礼共同保管,按月按需要供给连老爷子和周氏。

不一股脑地将这些粮食、柴禾就交给连老爷子和周氏,这是为了老两口子考虑。比如说要磨米、磨面,用大豆换豆油、豆腐,花生要卖了换钱,供给老两口子所需的油盐酱醋等,这些就都由连守信和连守礼来负责,不再让连老爷子和周氏操一点心。

连老爷子和周氏这老两口子,只要坐在炕上,等着吃喝就可以了。

老两口子的吃穿用度完全不用连守仁和连守义供给,不过他们也有赡养老人的责任。他们的责任,就是将老两口子给伺候的停停当当的。

吃穿用度都不缺,若是因为他们伺候的不周到,而让连老爷子和周氏老两口子有什么不满,或是受了什么委屈,那么不仅连守信和连守礼不答应,这一村的人也不会放过连守仁、连守义这两股人。

除了连老爷子和周氏的供给,再去除赔偿给武家兄弟的,剩下的高粱一千六百五十斤,糜子四百三十斤,大豆一百八十斤,小豆六十斤,绿豆、谷子各十八斤,花生四百八十斤则归连家上房,包括连老爷子和周氏老两口在内的所有人所共有。

这一共是两千八百三十六斤的粮,不算连老爷子和周氏,上房人均可分配到的口粮是二百五十八到二百二十斤左右,其中花生为经济作物,卖掉能换的更多可糊口的粮食,再加上瓜菜,将将够糊口。

连蔓儿粗略地算了一下,这样,也差不多就是原来没分家的时候,老宅的生活水平。

肯定撑不着,油星很少,但也饿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