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 悔不当初(第3/4页)

等日影撒了半炕的时候,连守信带着五郎和小七就回来了。

“赶紧上炕。”张氏就忙招呼他们爷三个上炕坐,“今天别看是晴天,可比昨天还冷。山上的风大,还硬。没冻着吧。”

“小喜,端热茶来。”连蔓儿也忙着吩咐小喜送了热茶来,给连守信、五郎和小七暖身子。

上过了坟,今天就没别的事了,因此一家人围坐在炕上,亲亲热热地说话。

“……都回来了,老爷子不都挺好的吗?”张氏就问上坟的情形。

“都挺好,一起回来的。”连守信就道。

“我爷还让我们一起去吃饭,说买肉买菜了,我们没去。”小七就道。

“也不能光叫你们,那他三伯去了没?”张氏就又问。

“去了。”连守信简短的大道。

“我三伯还特意跟我爹说道了说道,说是咱们不去,他再不去,看着不好。”五郎就说道。

连守礼与连守信这两股人,与老宅上房的关系还略有些不同。比如说她们家盖房子、盖铺子,老宅并没人来给帮工。但是连守礼这次盖房子,老宅的男丁几乎都来了。

连守信他们不是那样霸道的人,也没要求连守礼要和他们同进同退。

“怪不得,叶儿她们早起来,就带了一天的饭份儿。”连蔓儿就恍然道。

“他三伯和三伯娘,啥都好,就是省细的太过了。”张氏叹道。

一家人都点头。

“搁不舍吃、搁不舍喝的,炒菜的油都搁不舍多放,现在就天天高粱米饭、拌瓜子。说实在的,他们那日子,还真没到这份上。稍微跟她三伯娘说说,她三伯娘人家还挺满意,说现在不管咋地能吃饱。能吃饱就行了。哎……”张氏又叹气。

搁不舍,是三十里营子庄户人家的乡村土语,大概意思等同于舍不得。

“也不是就胡花烂费了,过分省细也不好。”连蔓儿就道,“这多亏还在咱铺子里干活,多少能补一补。”

连叶儿这一家三口,有个好处,就是不愿意占人便宜。比如说连蔓儿要是请她们来吃饭,连守礼和赵氏是极少来的,连叶儿毕竟还小,又和连蔓儿好,才来的多一些。

“都是好人,可人敬。看她们自己个省细,这盖房子供的饭菜,可一点不小气。”连蔓儿又道。

“没错。”

因为知道连守礼往老宅去吃饭了,连叶儿和赵氏必定不会去。而家里只有这娘儿两个吃饭,势必会更加俭省。等吃饭的时候,连蔓儿就让小喜端了一碗菜给赵氏和连叶儿母女送了过去。

吃过了饭,连叶儿来还碗,就来上房里向张氏道谢,又上炕坐着跟连蔓儿说话。

“……上坟回来,四郎还上我家去了,叫我和我娘过去吃饭,说是咱爷和咱奶叫的,我和我娘没去。”连叶儿告诉连蔓儿道。

自从连守礼他们搬出来,连老爷子和周氏对他们着实很是拉拢。连叶儿和赵氏,自从搬出来后,就不曾回去。连守礼回去的次数,也相当的有限。

“咋打发四郎传话,应该叫继祖媳妇来请啊。”张氏在旁听了,就说道。

“她现在,估计哪也去不了。”连蔓儿就道。

“哦。”张氏想了想,也明白了过来。

蒋氏现在,一步也离不开老宅的大门,因为,看着连朵儿的任务,完全交给了她。说是要将连朵儿远远地找户人家嫁了,但是这远远的人家,也不是那么好找。连朵儿暂时还得留在老宅。

这段时间,蒋氏得负责看好连朵儿,不能让连朵儿闹出什么事来。

连朵儿的那个脾气,又有出走的前科,蒋氏还真不敢掉以轻心。蒋氏是个明白人,她知道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什么事是连蔓儿一家可以不计较的,什么事是连蔓儿一家绝不会放过的。她敢张罗古氏的事,是因为知道连守信和张氏心软,不会太过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