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章 添妆(二)(第2/3页)

大家就忙将这件事撂下,又说起别的话题,又有连蔓儿、小七和张采云在旁说笑,慢慢地,连枝儿才好了。

连蔓儿一家将给连枝儿的陪嫁这就算都准备齐整了,而亲朋好友来添妆的人,几乎每天都是络绎不绝。

李氏、张王氏和张采云提前过来帮忙,最早送上了添妆。

张王氏和在家看家、做饭的胡王氏,都送上了厚厚的针线,其中包括成对的帕子、汗巾子、枕套、椅子袱、桌布、门帘、窗帘、不同尺寸的几套各式布罩,甚至还包括包袱皮,全用的是上好的料子,亲手绣的吉祥花样。

显然,这两位做舅妈是在连枝儿定亲之后,就开始准备这些东西了。

张采云也送了礼,也是她亲手绣的,两张绢帕子,一对绸子枕套,两双棉绫袜子,还有两条汗巾子。

小龙和小虎也送了礼,是一对铜盆,据说是两个小家伙拾山货到集市上卖,积攒下的钱买的。

李氏送的是一对鎏金的银镯子,一对金丁香,另外还有一棉一夹,按着连枝儿的身量缝制的两套彩绣的衣裙。

鎏金的镯子和金丁香都不是现买的,而是李氏年轻时曾经带过,如今压箱底的珍藏。衣裙更是李氏一针一线,精心缝制出来的。

李氏这些年,颇积攒了些金银首饰,现在除了日常戴的两三样,其他的,都是准备给儿孙们的。张氏出嫁的时候陪送了一些,娶两个儿媳妇进门的时候,也给了一些。现在给了连枝儿两件,接下来就是张采云,然后还有连蔓儿的添妆,五郎和小七娶媳妇的时候,自然也要给,小龙和小虎两个孙子成亲的时候,更要给。

李氏曾经跟张氏说过,那些东西,她一件都不打算带走。这个带走,自然是死后装裹的意思。李氏打算将压箱底的这些东西,都分给自己的儿孙。

“……不管多少,每个孩子我都得给,……是个心意,是个念想……”李氏如是道。

在世的时候是个心意,等她过世了,也能给孩子们留个念想。

庄户人家的很多女人,都和李氏一样。年轻的时候积攒这些东西,等年纪渐长,再将这些东西传给儿女们,并且乐在其中。一代一代,都是这么传下去的。

说到李氏,不得不再说说周氏。周氏也有些压箱底的东西,连蔓儿几乎从来都没见过,因为那些东西,都被周氏给了连兰儿和连秀儿两个。家里的这些个媳妇、孙子、孙女,都没得过周氏的东西。

这样的做法,在庄户人家中是极为罕见的。周氏我行我素,有时候说起这件事,她还念念有词,说她这一辈子劳碌,都是为的儿子、儿媳妇、孙子、孙女。用周氏的话说,她给她们“扛长活”,劳心劳力之外,哪还用再给她们东西。应该是她们孝敬她东西才是应该的。而她的那些东西,自然是给她照顾不到、嫁出门的闺女的。

连枝儿要成亲,老宅那边也送来了添妆。来送添妆的人是蒋氏和连继祖。

连继祖就留在前院,和连守信说话,蒋氏到后院来送添妆。

老宅的添妆很简单,四样针线,包括帕子、枕套、袜子和鞋面,针线倒是极为精巧,花样也别致,显然是出自蒋氏之手,而所用的料子,连蔓儿也都认识。

那是她家,还有宋家送给老宅的尺头,周氏自家不知道做了些什么,余下来的边角料。

除了这四样针线,还有蒋氏打的各式各样的络子。

比起张氏娘家送的添妆,老宅的添妆就显得太过微薄。蒋氏心里明白,瞧着一屋子柜子上、地上挨挨挤挤地摆放着的别家送来的各样添妆,蒋氏难免露出几分不自在。

虽是如此,蒋氏也没解释上面。老宅的情况,连蔓儿家都知道,她再说,反而不好,也没什么意思。

老宅如今是连老爷子当家,但是在某些事情上,还是周氏做主。张氏也好,连枝儿和连蔓儿也好,都对老宅的添妆没有什么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