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二章 担忧与欢喜(第2/3页)

“枝儿真贤惠,这话说的好。”赵氏在一边就赞道,“枝儿现在是大人了,会说话。”

张氏自然极高兴,看着连枝儿的眼睛里几乎就要笑出花来。

“后来,还是你姐夫帮着我劝说着,公公婆婆才答应了。跟咱们原来在家里说的大概差不多,以后吴忠和栓子就跟着公公和家兴在外头办事,吴忠媳妇和小梅在家里帮忙家务。”连枝儿就又道。

送过去的这四个家人,连守信也跟吴玉贵说过,就是给吴家添帮手。再加上连枝儿如此谦让、和顺,吴家自然乐得接受。

有吴忠媳妇和小梅,另外还有吴家常雇佣的一个婆子在家里帮手,吴家人口又轻,并没有太多的家务。这是再不用担心连枝儿家务负担重,太过劳累了。估计除了帮着吴王氏管家,差不多也能像在娘家那样,每天做做针线就行了。

“得闲就陪着你婆婆和你小姑说话,也别总忙着做针线。别说你还有那些陪嫁的东西,就是没有那些,你婆家的家当也尽够你们用的了。该请裁缝就请裁缝,忙不过来的活计拿回来,娘和蔓儿还能帮你做。”张氏就和连枝儿道。

连枝儿就笑着点头。她知道张氏这是心疼她。

“你婆婆,让你立规矩了没?”张氏又问。

吴家以前也是大户,据说规矩还不少。二丫的奶奶,也就是周氏的堂姐嫁进门的时候,很是给婆婆立了两年的规矩,只在生了儿子之后,才宽松了。

锦阳县境内,也有地主人家是要媳妇立规矩的。所谓的立规矩,简单地说,就是人家坐着,你站着,你家吃着,你看着。

新媳妇进门,每天要起的最早,先将自己和丈夫收拾利落了,就到婆婆跟前,打洗脸水、伺候梳洗,然后就在旁边听婆婆的训导和吩咐,被婆婆支使着做饭、做家务。等到开饭的时候,家里别的人都上桌吃饭,这做媳妇的不能上桌,得在旁边站着伺候。等大家都吃完了,婆婆让她吃,她才能吃。吃的自然是剩饭剩菜,婆婆还未必许她坐在桌边吃,很可能就是站在厨房里凑合吃顿饭。

一整天的工夫,就像个使唤丫头一样在婆婆跟前伺候,要站的规规矩矩,婆婆不发话,就不能坐下。

晚上,这媳妇也是睡的最晚的。她要伺候婆婆洗脚,等把婆婆伺候的妥妥当当,还要婆婆发话,才能回自己的屋子里伺候丈夫。最后还得做完婆婆分派的针线活计,才能睡觉。

周氏曾说她心眼好,张氏等几个儿媳妇嫁进连家都是烧了高香,就是因为她并不让儿媳妇们立规矩。

虽然是不立规矩,但依旧要随叫随到,怎么使唤怎么是。

不过,只要在三十里营子看看,就知道,周氏的做法并不是她格外的开恩。因为庄户人家,都没有让媳妇立规矩的。而原来的连家,只是日子过的比较好的庄户人家罢了。

连枝儿在吴家,是不用做粗苯的家务了,但如果吴王氏让她立规矩,这一天站下来,也是很辛苦的。

连蔓儿对这个问题也很关注,就看着连枝儿。

“婆婆心疼我,已经说了,家里不兴立规矩。大家说话,都是坐着说,从不让我站着。吃饭也是一起。”连枝儿就道,“婆婆说就让我跟家兴好好过日子,其他的就像在娘家一样,她会像疼家玉那样的疼我。”

张氏和连蔓儿又仔细地问问了,知道如今连枝儿在吴家,起居还真跟在娘家的时候差不多,吴家兴没事在家的时候,吴王氏都让他们小两口回后院自己的屋里。连枝儿每天就帮着吴王氏安排三餐、看着下人做做家务,其他时候就陪着吴王氏和吴家玉说说话,一起做做针线。

这对于勤快惯了的连枝儿来说,是极轻松的。

知道了连枝儿如今在吴家日子过的顺心、轻松,张氏和连蔓儿就都放下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