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章 考量(第2/3页)

连蔓儿在旁边目光微转,如果罗小燕说的是心里话,那么她就又要重新看待罗小燕了。

不矫情,平实地承担自己的选择所产生的后果而不去抱怨,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是相当优秀的品质。

这样的罗小燕是招连蔓儿待见的,而且,这样的罗小燕也将会是承担那些事的合适人选。

“你这孩子实在,四婶也跟你说几句实在话。你婆婆那个人,就是那个脾气。你们做儿子媳妇的,该尽的孝道要尽,可也不用啥都顺着她,那样就没头儿了。”张氏就道,“有的事,你不方便跟别人说,跟四婶说说没啥,也别都憋在心里。”

张氏这是极贴心的话,一般人在张氏这个位置都不会这样说。罗小燕与张氏接触了几次,对张氏的脾性已经有所了解。她一开始就存了要求人办事的心思,难免处处小心、心中惴惴。张氏却待她极好,这让罗小燕对张氏生了亲近之心。

罗小燕就向张氏叙说起何氏去他家索要东西的事情来。

“……家里也没啥好饭菜,就是四婶那天从席上给折下来的菜。俺家都不大舍得吃,就每天给二郎热点,小鹰和小雀也跟着吃一点。……都热了给她吃,她还不够,俺把碗架子开了给她看,里面啥也没了,她才不说啥了。……实在没东西给她拿,就还有四婶送的大红焦布,还有几尺,想留着明年做衣裳的,扯了一半给她。”

“骂俺死硬,靠着婆家,就顾着娘家。还说俺是看不上她,就知道巴结有钱的四叔、四婶啥的。”

张氏只有叹气摇头,何氏这样的作为并不让人意外。而罗小燕叙说的还有所保留,其实张氏听来的,何氏那天闹的可比罗小燕说的过分多了。

“你不用太把她的话放在心上,你们该做的做了,大家伙都有眼睛,都看着的。”张氏劝慰罗小燕道。

“嗯,俺知道。”罗小燕点头道。

因为要急着回家商量罗小鹰工作的事,罗小燕又坐了一会,就告辞走了。

连蔓儿一家在吃晚饭的时候,就又说起二郎和罗小燕的事情来。

“……二郎给她一家扛长活,她嘴上不说,心里还是发虚,没看对二郎他娘那么让着吗。”张氏说道。

“心里发虚就对了。”连守信就道,“我看她不只心里发虚,还得惧着咱们,这也有关系。”

连守信这一股与连守义那一股人的关系不算好,但毕竟是兄弟。而且,大家都知道,连守信和张氏自己孝顺,也相当的看重孝道。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或者说是上行下效。一个地方,有势力的士绅是怎样的人品和行事,对当地的民风是会有影响的。潜移默化,移风易俗。

“这多亏住的远点,要是在一个村,不知道会咋样。”连蔓儿就道。

“那二郎他娘就能长在罗家。”张氏道。

张氏这么说,一家人就都想到了何氏那个爱串门,而且屁股特别沉的脾性,连蔓儿的脑海里更闪现出何氏屁股上长出一条树根来,直扎根到人家炕里去,拔也拔不出来的情景,忍不住就笑了起来。

屁股沉,是三十里营子的庄户人家的乡村土语,大概意思是去别人家串门,喜欢久坐,不愿意离开。

“不知道他们会选哪份工?”五郎就道。

“这还真说不准。”连蔓儿想了想,也无法做出判断,“明天就知道了。”

果然,第二天一大早,二郎和罗小燕带着罗小鹰就又来了。

“俺们回去,跟俺爹娘俺们商量了一宿,俺爹娘说,小鹰干啥都行,就让四叔、四婶给俺们做这个主。”罗小燕如是说道。

“……还是得你们自己个拿主意,小鹰这个孩子,我接触的不多。你们自己家人,知道他的脾性,看他适合干啥就干啥。”连守信就道。

罗小燕这个时候能说出这样的话来,也算是不简单了,罗小燕算得上是一个聪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