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九章 扭秧歌、唱大戏(第2/3页)

今天来的人男女老少都有,其中自然还有不少的大姑娘小媳妇。很多羞涩的、爱慕的目光都投向了金家兄弟。

其中以金家老四吸引的目光最多,然后,就是喜宝。投射在喜宝身上的目光,又与投射在金家老四身上的目光不同。

金家老四是老金几个儿子里面最英俊的,但毕竟已经娶妻。而喜宝,已经到了该定亲的年龄,却还没有定亲。

金家的财势,喜宝自身的好相貌和脾性,连蔓儿早就知道,喜宝是个很受十里八乡小姑娘们喜欢的少年。

不知道是不是被这样爱慕的目光暗地里看的习惯了,喜宝对于周围投射来的目光似乎毫无所觉,依旧跟金家老四不知道在说着什么。

连蔓儿正要移开视线,喜宝突然毫无征兆地转过头来。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毫不掩饰的眼神,就这样直直地看过来。

连蔓儿的嘴角还带着笑,一时不知道是不是该移开视线,那边金家老四已经一把拉着喜宝坐了下去。

嘈杂的人声中,依稀能听见金家老四的说话声。应该是看到了看台上都是女眷,觉得喜宝那样看过来很失礼。

“蔓儿,蔓儿,你快看……”旁边的张采云扯了扯连蔓儿的衣角,让她看经过院墙来的秧歌队,其中两个武生打扮的正踩着高跷,做了一个极难也极漂亮的翻筋斗动作,赢得了一片喝彩声。

连蔓儿的目光和心思也被吸引了过来。

今天请来的秧歌队,并不是戏班子和杂耍班子那种专业的,而是业余的。秧歌和唱戏、杂耍不同,唱戏和杂耍一年到头都有人请,而秧歌只有在年节的时候,特别是过年的时候才有。因此,辽东府内,专门扭秧歌为生的艺人极少。

今天请来的这一队,是辽东府秧歌队最常见的一种。这里面的人,大多都是自己本身爱好秧歌,而且扭出了专业艺人的水平。平时他们都有自己的营生,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只有在年节了,才会凑在一起到各处表演。

这些人,就是热爱扭秧歌,一扭起来就高兴。自己扭当然没意思,要越多的人看,越多的人欣赏、赞叹,他们才越高兴。而展示自己的同时,还能挣一些钱,贴补家用,那自然是极好的。

连蔓儿就知道,这秧歌队里,有好几个,就是周围村里的庄户人。

扭秧歌,讲究穿戴鲜艳、色彩热烈,而且扭的要喜庆、要热闹。而扭秧歌,里面也装扮有类似生旦净末的角色。

比如连蔓儿家今天请的这一队,在最前面领队的是两个人,一个书生打扮,扮演的是许仙,另一个小袄襦裙,带着发髻,扮演的是白娘娘。一般秧歌队里面领队的,都是扭的最好的。

跟在白娘娘和许仙后头的是八个人一队,穿戴各异,是取自民间传说中的八仙。之后,还有穿着破僧衣,戴着破僧帽,手里拿了把破蒲扇的济公和尚。

再后面,是披着大红袈裟,一脸端严的唐僧,这个唐僧没有骑马,他的身后跟着几个徒弟。头戴金箍,画了一张猴子脸,手拿金箍棒,学着猴子走路,时不时还翻个跟头,赢得一片喝彩声的是孙悟空,扛着钉耙,忽闪着不知什么做的大耳朵,带着几乎能乱真的大肚皮的,是猪八戒,后面还有担着一担行李的,是沙僧。

之后,还有秧歌里面颇具功力的划旱船,三十里营子的庄户人家也有称呼其为旱车的。这个并不踩高跷,而是一个人身上围着轧制糊裱而成的船,一边扭,一边手里还要拿着轧制糊裱而成的桨,做划船状。

说这个颇具功力,是因为那船即便是采用最轻的材料来轧制,其重量也轻不到哪里去。而划旱船的艺人要承载这个重量,一边扭,一边做划船的动作,是非常不容易的。

划旱船的前后左右,一般会跟着一两个陪伴的,这个也无需踩高跷,今天这个划旱船的左右两边就跟了两个,看模样只有八九岁的样子,是两个脸蛋上涂了大红胭脂的胖娃。年纪虽小,扭的却很有模样,活泼泼地围着旱船转,吸引了很多观众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