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六章 雪夜(第2/3页)

等连蔓儿这一行人到了暖阁,里面早已经坐满了人,融融的灯光下,粉香脂艳,莺声燕语。石氏一进屋,以三奶奶为首,众人就忙都站了起来。

石氏忙笑着让众人坐下,一边往席上走,一边和几位年长的夫人打了招呼。石氏坐的自然是首席,她在首位坐了,又拉了连蔓儿坐在自己身边的椅子上,张氏则被三奶奶请到旁边的席上也坐了。

连蔓儿推辞不过,只得坐下。她一坐下,就感觉到席上有无数道目光落在了她的身上。连蔓儿自然知道这是什么缘故,只得故做毫无所觉,笑着应酬。不过在心里却是暗暗地苦笑了一下,这样的关注,还真不是她想要的。

然而,此时此刻,却也由不得她。而在这种场合,身不由己,几乎可以算作是常态。除非能够坐到大太太现在的这个位置上去,其他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些身不由己。

而即便是大太太,恐怕也有她的身不由己。连蔓儿的眼尖,刚才大太太褪那只白玉镯子的时候,连蔓儿不经意的一眼看见了一抹粉红,再看看大太太外面的一身装扮和居室的装饰,也就能知道,大太太是有着她自己的身不由己的。

大太太落座后,和众人说笑了一会,三奶奶就拿了戏本子过来请大太太点戏。大太太点了一出,又让同席两位身份较高、年纪较长的夫人点了戏,接着就让连蔓儿点。

连蔓儿推辞没有点,只说大太太点的正是她喜欢听的,又说那两位夫人点的戏她也爱听。大太太也就笑了笑,没有勉强连蔓儿。

点过了戏,三奶奶又过来请示,说是饭菜已经准备停当。大太太点点头,三奶奶这才吩咐手下的管事娘子,开席。

席间自不必细说,连蔓儿暗自留心,发现一开始落在她身上的那几道不太善意的目光已经消失了。她这一桌上,多是位高且年长的夫人们,大家其乐融融。张氏在旁边的那一桌上更是颇受关注,甚至有些太太、奶奶越席过来跟张氏说话,还有的在席上说笑之间就定下了,要请她们过府吃酒看戏。

酒席吃了大概有半个时辰,有管事娘子从外面进来小声向三奶奶禀报了几句,三奶奶就起身到石氏跟前,说是凤凰楼那边已经准备妥当,请石氏的示下,是否现在就过去赏灯。

石氏点头。

众人便都离席,各自穿了大衣裳出来。暖阁外,早有婆子们准备了小轿,众人坐了轿子,就往凤凰楼来。

上元节的凤凰楼里外挂满了各式的彩灯,楼外还有不少形态各异的冰灯。各色灯火辉映下,凤凰楼更显得雄伟、巍峨而且富丽堂皇。

轿子到楼前停下,众太太、奶奶、姑娘们进了楼里,都由丫头搀扶着,从楼梯拾阶而上。走到楼梯上,连蔓儿就听见了楼上有人声。男客们的酒席就摆在凤凰楼里,这个时候应该也是遣散了戏班子,上三楼看灯去了。

众人随着大太太石氏径直上了凤凰楼的第三层。大家都在三楼看灯,不过男客们在东,女客们在西,外面走廊的中间有几道屏风相隔。连蔓儿下意识地往屏风那看了一眼,就在屏风的另一层,连守信、五郎和小七应该都在。

上了楼来,石氏就拉着连蔓儿走到栏杆旁看灯,众女眷也跟了过来,都凭栏赏灯。比起锦阳县城的灯会,府城的灯会的繁华热闹是更上了一层楼。

车如流水马如龙,火树银花不夜天。

连蔓儿是初次看府城的灯会,欣喜自不必说,就是旁边那些看惯了的太太姑娘们,也都难掩激动,言谈间说起灯会的繁华,不无骄傲之意。

辽东府的冬天,夜里尤其寒冷,今天尤其如此,说滴水成冰一点也不夸张。看了一会,石氏就转身进了屋里,众女眷也有随后跟了进去,也有贪看花灯继续留在外面的。连蔓儿身上穿的极暖,她又不像其他女眷那样养尊处优,因此并不怕冷,她甚至有一点喜欢呼吸这种寒冽的空气。不过石氏进屋前问了她一句,她还是跟着石氏进了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