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七章 劝诫(第2/3页)

罗家的老爹、老娘也宝贝儿子,儿子不喜欢“五大三粗”的庄户姑娘,他们也就认为自家儿子般配王雪梅那样的。

然而刚才张氏说的那些个道理,罗小燕也都听进了耳朵里。她虽然想要自家兄弟满意,也不得不考虑考虑以后她娘家怎么持家,怎么过日子。因此对于这头亲事,她已经犹豫了。

但是疼爱兄弟、顾及爹娘的心思,也让她不能够立刻就做主否定了这头亲事。

“四婶,你老的话,俺都听在心里头了。俺知道那都是好话,不是真心对俺们好的,不能这么跟俺掏心掏肺地说。俺回去劝劝俺兄弟,俺尽快给四婶回话。”罗小燕就又道。

“行,这到底是你娘家自己的事,我也就说到这了。”张氏就道,“不管这亲事成不成,你跟二郎生孩子这事,都不影响,你知道不?”

“四婶,俺知道,俺肯定不的了……”罗小燕说的有些含糊,不过却也是明确地答应了张氏的要求。

“那就好。”张氏点头。

罗小燕就起身告辞。

“你家去还有事,那我就不多留你了。家里的,都给我带好吧。”张氏就道,“下回来,把招弟也带来。”

“哎。”罗小燕忙答应。

连蔓儿这边就叫小丫头进来,将二妞妞喜欢吃的点心和果子装了一匣子,又拿了两块鲜艳的尺头包起来,让罗小燕拿回去“给二妞妞和招弟做件新衣裳”。罗小燕忙就道谢,一手抱起了二妞妞,一边拎着东西告辞走了。

看着罗小燕带二妞妞走了,张氏就叹了口气。

“蔓儿,你看她这样,回去商量了,会是个啥结果?”张氏转过头来,对连蔓儿问道。

“十有八、九,这婚事是没戏了。”连蔓儿又道。

这么明白跟罗小燕说了,罗小燕还有罗家一家,都得好好琢磨琢磨,琢磨明白了,他们就得面对现实,踏实下来,做出符合实际的决定。

“一家又都不是傻子,那姑娘啥样,他们也知道不是?就算给她兄弟找个更好的事由,离家也近,他们也能明白,媳妇不能持家,啥都白搭。他们也得过日子不是,不能再靠我二郎哥两口子,全靠他们自己,他们再稀罕那样的姑娘,也不会娶进门的。”连蔓儿就道。

“年轻人,总有个妄想。做老人的这个时候,就得把稳些。”张氏就道,“罗家那老两口子,说实在的,也不是啥过日子的人。这些年啊,他们就是多亏了有那么个大闺女。”

娘儿两个说着话,连守信和五郎就从前院走了过来。

“跟她说的咋样?”连守信进屋,就问张氏道。

“都说透彻了,她说要回去一家子好好商量商量。”张氏就道,“蔓儿说,看那意思,估计一家人商量了,都能实际点。”

“那就好,要不,二郎这辈子都得给他们扛长活,就没个头。”连守信就点了点头,说道。

“我刚才让丫头去前头传话,让多给那杨家俩钱……”张氏就又问五郎道。

“多福跟我说了。”五郎就道,“我已经又给了他两吊钱,让他找媒人另说个媳妇。告诉他不够了,再来拿。等他说定了,咱再送两个尺头给他。”

“这样好,帮人帮到底。”张氏就道。

连守信和五郎就起身,说要去看盖房子。昨天一家人过去看的时候,工人们都在歇晌,连蔓儿也想瞧瞧大家伙干活,就也起身,穿了大衣裳。

“多带俩人跟着,去看看就回来。”张氏就嘱咐连蔓儿道。

连蔓儿答应了,带了吉祥、如意并两个小丫头,跟着连守信和五郎就往东跨院来。如今,在东跨院干活的人最多。

如今大都是精细的活计,因此这院子里很安静。连守信和五郎直接走到跟前,跟连守礼等干活的人说话。连蔓儿穿过月亮门,就在廊上站定了,远远地瞧人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