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胜利的阴影下 4.感性与理性的民族(第3/6页)

日本投降后,本来是各国共管日本:中国也派出了一个师,准备去占领日本,但后来国内爆发内战,就没去成;苏联本来想去占领北海道,可后来美国说,三八线以北的朝鲜和库页岛等都归你苏联了,日本你就别来了,而且苏联当时也确实是没那么多军队了,所以苏联也没去;英国最后也没派兵去日本,因为英军的贡献太小了。

大量的日本女人靠着跟美国军人睡觉,来维系自身和全家老小的生存。但她们每次去美军的营地,都会被日本男人打,被日本军人打。后来美军就全程护送这些日本女人,再后来这些日本女人干脆就住在了营地旁边,直接跟美军住在一起,看你们日本男人还敢不敢来打我们。不仅如此,这些日本女人还跟日本男人对骂,她们的台词基本上是这样的,你们天天吹嘘日本的军队有多强大,士兵有多英勇,要打赢全世界,现在怎么投降了呢?你们说战败就战败了,有没有想过我们该怎么活下去,有没有想过我们该怎么吃饭?

通过日本女人的态度,能充分看出日本战俘返回国内后的处境,连女人都瞧不起他们。

另外,美国在德国和日本都采取了高压政策,因为美国当时是非常激进的,和身为老牌帝国主义国家的英国很不一样,英国人是很奉行实用主义的,既然战争结束了,咱们就好好搞建设吧,没必要把战败国搞得太惨。但美国人没有英国人那么老谋深算,他们是第一次打这么残酷的战争,也第一次见到德国纳粹残害犹太人,第一次见到日军虐杀各国战俘,美国人就觉得,对于德国和日本这样的民族,就应该狠狠地严惩它们。

美国甚至提出过肢解德国的方案,干脆就不想让德国这个国家继续存在了。不过德国当时是被英苏美法四国占领,分成了苏占区、美占区、英占区和法占区,所以美国的这个激进的方案最终没有通过。但德国被美军占领的所有区域里,全都执行了最高压的统治策略。美国人还发明了一个极为荒谬而可笑的政策,叫作“强迫你民主”——用最不民主的方式来让你民主。

所有跟日本国民精神有关的东西,美国一律禁止。日本歌曲严禁播放,全日本都得唱美国歌,甚至连富士山的形象都不能出现。因为美国人觉得富士山就是日本精神的象征,日本人只要一看到富士山,那种民族精神就会爆发,搞不好就要反抗和剖腹。美军就冲进日本的每一家澡堂子,把墙壁上画刻的富士山形象全部刮掉,要是刮不掉,就直接把整个澡堂子都拆了,简直夸张到草木皆兵的地步。

德国歌剧也被禁止了,歌剧院里只能演意大利歌剧,因为德国歌剧代表了德国的精神,德国有好多伟大的音乐家,他们的作品全都被禁播。美国军人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他们也分不清具体哪部歌剧是德国的,哪部是奥地利的,反正只要和德国沾上一点边的,都不许播。但后来,美军中的一些“德国通”站出来了,这些美军比较了解德国的文化,也能说流利的德语,他们觉得不能把德国的歌剧一棒子都打死,德国也有反纳粹的戏剧家啊,于是,在被占领的德国,终于上演了一出德国戏剧家写的戏剧,也就是伟大的德国戏剧大师布莱希特的作品。

熟悉戏剧的人都知道,世界表演流派可分为两大流派,一个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流派,另一个就叫布莱希特流派,当然,中国人还有第三大流派,叫梅兰芳流派。布莱希特虽然是德国人,但他是坚决反纳粹的,而且还被纳粹迫害过。当布莱希特的作品在占领区上演的时候,万人空巷,德国人全都穿上了自己最好的衣服,去看德国人自己的戏剧,这出戏里有一句十分有意思的台词,内容是“先跟我们谈粮食,再跟我们谈主义”,全体观众为了这句台词而站起来热烈鼓掌。因为美国人天天跟德国人说“要民主,要自由,要反纳粹主义”,德国人连饭都吃不上了,快要饿死了,哪儿还有什么心情搞这个主义,那个主义,所以这句台词立即得到了德国人民的热烈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