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胜利的阴影下 11.阴影后的反思(第2/5页)

保加利亚的沙皇被流放到埃及的开罗。保加利亚的国王也叫沙皇,沙皇其实是恺撒的意思,俄国人觉得自己继承了恺撒的血统,因为俄国娶过东罗马帝国的公主,所以俄国的皇帝叫沙皇。后来俄国的沙皇被推翻了,保加利亚又把沙皇这个头衔捡起来了,因为保加利亚的国王说,东罗马帝国的土地,除了君士坦丁堡之外,那不就是我们保加利亚现在的地方吗?保加利亚是离东罗马最近的一个非穆斯林国家,信仰东正教。保加利亚的沙皇十几岁就开始流亡,等到五十多岁的时候,保加利亚的共产党政府倒台,进行了第一次民选,这位沙皇回国参加选举,居然当上了保加利亚的第一任民选总理。

战后保加利亚的沙皇被流放西班牙,被弗朗哥请去了。弗朗哥是一个被遗忘的人,“二战”从头到尾他都没参加。丘吉尔被选下台之后,弗朗哥很是无法接受,还想要跟英国断交,因为他曾经镇压过社会主义,现在社会主义执政了。东欧剧变和共产党政府倒台之后,罗马尼亚变成一个民选的共和国,新的民选政府最后决定,把当年从国王手里剥夺的宫殿,都还给国王,但国王的头衔已经取消了。罗马尼亚有大量十分辉煌的宫殿,后来变成了共产主义世界里最奢侈的总书记——齐奥塞斯库夫妇的私家宫殿,宫殿里镶金带银,两夫妻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最后被枪毙了。

“胜利的阴影下”这个主题令我非常感慨,因为在大的历史下,其实有很多人们不容易看到的阴影,我希望能让更多的人来了解这些沉痛的故事。但在这个沉重的话题进入尾声的时候,我想额外补充几个相对比较正面的故事,让大家不要一直沉浸在悲痛和阴影中,不论曾经发生过多少曲折,人类的未来都是充满曙光的,是有希望的。

先讲两个伪满洲国的小故事。

伪满洲国有一个所谓的大汉奸,但这个汉奸在中国不太有名,在以色列很有名,为什么呢?就像辛德勒在德国不著名,但在以色列大家都纪念他,因为他救了几千名犹太人。除了辛德勒,以色列也纪念一个中国人,名叫王替夫。曾经有少数几个国家是承认伪满洲国的,并跟它有外交关系,主要都是日本的盟国和仆从国,比如德国。所以伪满洲国在德国是有大使馆的,驻德国大使馆的书记官就是王替夫,这个人颇具有一些语言天赋,精通德语、日语和俄语,他本身是个东北人,在他心中,伪满洲国的成立就意味着东北的独立,从这个角度来看,他其实是一个汉奸,但他也是一个很有同情心的人。

王替夫可能是唯一一个跟希特勒一同进过餐的中国人,连大使馆的大使都没有过这种“殊荣”。在和希特勒的接触中,王替夫慢慢了解到德国要灭绝犹太人的计划,他不禁动了恻隐之心,于是就利用自己负责发签证的机会,给大量的犹太人发了伪满洲国的签证,让他们通过伪满洲国逃难出去。大家都知道当时的中国上海的租界里,有一个犹太区,那里面的大量犹太人,就是通过王替夫在德国发出的这些签证,先到了伪满洲国,然后再上船到了上海的租界。那会儿太平洋战争还没爆发,日本人还没占领租界,不过就算日本人去了,对犹太人也没做过什么。

就这样,王替夫通过发签证的方式,一共拯救了一万多名犹太人。后来德国人发现了这件事,王替夫受到了严厉的斥责,并被调职回伪满,他居然一直到上了火车还在发签证,甚至火车都开始启动了,他还在坚持签证,一边签一边顺着车窗往下扔,车窗外是无数犹太人,在眼巴巴地等待着他扔出的签证,因为那就是这些犹太人的救命稻草。当然了,王替夫回到伪满洲国后,整个后半生都过得比较惨,战争失败后更是被定为汉奸,幸运的是没有被枪毙,还一直活到了90多岁。后来以色列还派人来中国的哈尔滨找到他,中国人这才知道我们也有一个“辛德勒”。王替夫的一生具有多种相互矛盾的身份,他是一个汉奸,还有纳粹的身份背景,但是他也是救了一万多名犹太人生命的救星。当我们从历史的角度来评断一个人的时候,不能简简单单地看他头上的标签,还要看他究竟都做了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