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五:好莱坞电影也和中国电影一样,需要大量的配音员吗?(第4/7页)

当然陈凯歌这样的大腕级导演是除外的,陈凯歌导演拍《霸王别姬》的时候,曾经要求过张国荣改口音,张国荣也很配合,做了很多的努力,而且他也确实很有天赋,最后把普通话说得非常好。但像《霸王别姬》这样有大量京剧桥段和唱腔的电影,光会说普通话是不够的,你还得演京剧,还得用京剧的唱腔念对白。大家知道,京剧的舞台艺术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就的,要从小就开始练习童子功,我从来没见过从30岁开始学京剧,学了几个月就能上台表演得有板有眼的人。所以即便张国荣很努力,还是没有办法,最后《霸王别姬》里张国荣的角色,其实是由杨立新来配的音。杨立新本人也是著名的演员,还有很多优秀的配音员,最后成了著名的演员。《霸王别姬》这整部戏里,都没有给杨立新署名,因为张国荣这样重要的角色,如果他的重要台词是靠配音完成的话,这部电影就很难去戛纳得奖了,杨立新当了无名英雄。

还有一位和杨立新一样,先当配音演员,后来成了著名大影帝的演员,那就是张涵予。张涵予在出来当演员之前,已经配了好多年的音了,称得上是配音界的大腕,所以他出来演戏后,也演得非常好。说实在的,只要不是长成我这样的人,基本上,能把台词说好了那演戏也已经练出了七成的功力,因为台词是电影演员最重要的一部分,另外三成要靠演员的其他能力和电影本身的衬托。但如果是演戏剧和舞台剧,那台词几乎就要占到演员的九成功力了,因为戏剧的舞台上不是很容易看清楚演员的脸,没有什么特写的镜头,能让观众产生直观感受的,基本上就是台词。所以在戏剧学院里,修台词是最最重要的一门课。戏剧学院里还流传出一个笑话:一个老师说,小张,你的台词有很大的进步。结果学生说,谢谢您,台词老师。

包括我自己导演的那部《大武生》,演员的确都已经很努力地去演了,也很积极地去练习台词了,但没有办法,因为那部戏里要演的是武生、花旦和刀马旦,平时把话说得再好,放到那个戏里都没有用,戏剧的唱腔和感觉,没有十年八年的工夫真学不来。所以最后大家在电影院里看到的《大武生》,吴尊在戏里打得如何如何帅,但他的声音其实都是我的好哥们——大家都很熟悉的黄磊配的音,而且黄磊真的很够义气,基本上没要什么钱;还有演警察局长的刘谦,是我的另一个好哥们徐峥配的音,徐峥也没跟我要什么钱。刘谦在戏里演一个上海租界里工部局的警察局长,根据角色需求,他就算是说普通话,也得是一口上海味的普通话,我想来想去,刘谦虽然魔术变得很厉害,但他毕竟不是一个专业演员,我让人家为了拍戏而改口音,实在不太合适,于是我想到了本身就是上海人的徐峥同志。还有《大武生》的女主角大S,其实大S在台湾是学过京剧的,而且大家都知道,她的普通话说得还不错,但还是达不到这部电影的要求,所以也是请人来给她配的音。

没办法,民国时代的京剧戏对对白的要求太高了,其他类型的戏就没办法了,只能硬着头皮来了,很多戏里,明明演的是一个北京的小痞子,但演员一开口说话却是台湾口音,诸如此类的问题太多了。总之,我希望随着我们的电影产业不断壮大,随着我们的戏的成本越来越高,也随着各地的融合越来越密切,所有的演员都能拿出更多的敬业精神,向好莱坞的演员学习。英文对白我们的演员能不能说好,这个我不发表意见,但至少咱们的中文对白,起码能做到大家都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虽然目前还不能达到这样的高度,但至少我觉得现在的整体趋势是好的,大家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港台演员,能够说出越来越标准的普通话了。但以上这些好的趋势,基本还局限在电影业,我们国内的电视剧比电影还是要差一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