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第5/5页)

“顾大伯,你这要求太为难人了。袁公子只是在周家坊小住,交情并不如你们所说的那么深厚,我们实在不好张这个口啊。”周海是一脸为难,他是真为难,他们内里的人多少都知晓袁溯溟为何在周家坊逗留,可是为了外人张这口,不是那么回事。

“大家都是庐江这片地界的老势力了,虽然偶有争斗,但也是小范围的,到了外面,做官的那些还是讲究一个守望互助的。从大局出发,考中的这批都可以称作青年才俊,如果全折了在这场无妄之灾里,大概会出现一个断层。”到了你们周宥那一代,有可能会出现独木难支的境况。

“而且即使像我们这样的大家族,培养出一批学问能考中举人的后辈也不容易。如果你们能帮帮忙,咱们在场的,都承你们周氏的情。”顾长生分析得在情在理,试图说服周海帮忙。

不少人都点头附和顾长生的话,他们这次考上举人的,就是族里的读书种子,还是优秀的那批。这里头有些个人,水平高到即使没有那镜水先生的试题选,今年依旧能够考中。

如果全折了,对哪家来说都是损失。

其实在场的家族,哪家没有几个当官的呢,区别在于是京官还是地方官,官职大小部门不同而已。自己家被牵涉了,也不好自己给自己求情,

那些落榜的考生都盯着呢,谁知道他们开口之后,会不会像疯狗一样咬过来。

如果袁家开口就不一样了,首先他与此案无关,再者官职份量也足够。他开口之后,大家再众志成城地帮忙敲敲边鼓,应该就能过了这关了。

他们现在最怕的是,如果没有人替他们撑这个头,只是皇上一句话就随意处置了。

“这事我说了不算啊,不然这样,你们商量出来一个章程,我替你们双方引荐一下,谈得不谈笼,全看你们双方如何?”周海可不想揽事,他们说的承情,他听听就算,有些恩情在当下的时候会铭感五内,但时过境迁,日后又有谁记得?况且让人袁家帮那么大的忙,不该表示一点诚意?

周海这一招滑溜得很。

其余人相互看了一眼,点头同意这个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