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第2/2页)

马龙·白兰度大器晚成,那时他已经不年轻了,但是作为一个演员,怀着对表演的热爱,怀着对塑造名垂青史的角色的渴望,他能做到这个地步,也确实应该将奥斯卡奖的荣誉赋予他。实际上很多有名的帅气演员都在这样做,比如汤姆·克鲁斯在《热带惊雷》里把自己弄成一个秃头胖子。国内有些偶像派也特别爱演有挑战性的角色,希望成为演技派。影帝不会颁给只是长得好看的演员,包括奥斯卡影后也倾向于给愿意扮丑、扮怪的那些演员,像梅丽尔·斯特里普就是那种长得并不漂亮的演技派演员。

那个时候的人名翻译很有意思,马龙·白兰度这个名字一听就觉得是一个帅哥。现在的人名翻译是有标准的,而那时候有点儿根据你的形象来翻译你的名字,并且还有那么一个约定俗成的规则:不管你原来叫什么,名字翻译过来一定要有一个中国姓,哪怕音不太合适,也得安一个姓上去。马龙·白兰度就是姓白。那个时候电影里的名字,像白瑞德、郝思佳都是中国姓。“二战”的领袖们,也都给装一中国姓,比如斯大林是根据后来的翻译标准译过来的,一开始管他叫史达林,还有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所以那个时候的人名翻译很像个人名,而现在的人名翻译过来比较怪,也不知是人名,还是个机器名,或者是个地名。

| 传奇名媛陆小曼 |

1965年的今天,民国时期的一代名媛——陆小曼去世了。一提到陆小曼,大家就会想起徐志摩、林徽因等那些民国时期最香艳的知识分子的故事。陆小曼能位列其中,说明她本身也是一个非常受重视的真正的名媛。

民国时期有几个著名的沙龙, 林徽因的沙龙聚集的都是海归的名校大教授。陆小曼家的沙龙聚集的都是海归艺术家,比如刘海粟、徐悲鸿等。所以很多海归艺术家的回忆录里都说在陆小曼的沙龙上认识了谁谁谁。陆小曼本来就画得一手好画,她穷困潦倒以后,就以教画画来维持生活。

陆小曼是个传奇人物,先嫁给了警察局长,后来诗人徐志摩又追求她,警察局长就把她让给徐志摩了。警察局长能把老婆让给诗人,那个年代才会发生这种事。陆小曼写的《遗文编就答君心》,曾在年少时深深感动过我。因为那不是一个人,而是那一代人经过大浪淘沙,经过世事变迁,最后能够平静地在内心怀念自己的爱情,那是非常值得纪念的情怀。尤其是在解放以后那么强大的政治压力下,她坚持编《徐志摩全集》,还写了《遗文编就答君心》作为她编的徐志摩最后遗稿的序言。

新中国成立后,她过得还算不错。陈毅元帅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当了上海市长,很尊重上海的这些传统知识分子、艺术家。陈毅称陆小曼为师母,还帮助她进了中国国画院当画师。后来她去国史馆,当时叫文史馆,当了一名文史专员。当时的新中国,其实把很多旧时代的知识分子养起来了,有的在政协当政协委员,也有的在文史馆当文史专员等。刚开始的时候这些人还都比较幸福,后来才经历那些运动,陆小曼很幸运,没有经历1966年开始的“文革”,因为1965年的4月3日她已与世长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