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第2/4页)

清华大学在历任校长的辛勤浇灌下不断地成长。清华最重要的、在任时间最长的校长是梅贻琦校长。最初清华只是一个留美预备学堂,跟当时的北京大学、燕京大学不能相比。在梅校长手里,清华从这样一所预科学校,后来成长为能和北大、燕大比肩的当时最好的大学。梅校长在清华历史中永远被所有清华学子所敬重。

最后梅校长到了台湾,在台湾的新竹又重新建起一所“清华大学”,于是海峡两岸都有清华大学。北大校长傅斯年傅先生到台湾以后也重建了北京大学,但在台湾就不能叫“北京大学”,所以就叫“台湾大学”,也就是台大。由于台大和北大的名字不一样,所以就不能说有两个北大,但清华有两个。美国加州清华校友会差不多有一万三千名校友,绝大部分集中在硅谷,有一万多人,而我所在的洛杉矶才有四百多人。我很高兴地说,加州的清华校友会不分台湾新竹清华和北京清华,虽然两岸还没有统一,但是我们在美国的清华校友会已经统一成一个了。北京清华和台湾清华的毕业生轮流做会长,大家一起交会费,一起募捐,一起做各种事情。我觉得这样很好,因为一个学校的传统可以让同学们血浓于水,不管政治上怎么样,这是没办法分开的。

我和清华的老学长杨振宁先生还曾一起为在加州硅谷的清华北美基金会募捐。当时设了一个晚宴,杨振宁学长演讲,我弹琴唱歌。在美国募捐主要就是买桌吃饭,硅谷有很多大公司,各大公司感谢清华培养的毕业生给公司做出了贡献,所以最后募捐的钱都是由各大公司出的,可见清华在硅谷的强大影响力。这一桌是Google的,那一桌是Cisco的,再一桌是Yahoo……当晚就募集了两百多万美元。曾有统计,在硅谷的高科技人才中,第一来源是斯坦福大学,第二来源就是清华大学。当然很多人会说国家培养了你们,然后你们去辛勤建设美国。但是我想说,每一个人都有用脚投票选择自己生活和工作地方的权利,这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第一权利。

民国时期,清华是一所综合性大学,而且有超强的国学研究院。当时清华国学研究院的主任是吴宓,国学院教授中有著名的四大导师:王国维大师、陈寅恪大师、赵元任大师、梁启超大师。新中国成立后大家各自飘零,赵先生去了美国;主任吴宓后来也郁郁不得志,清华大学的四大导师都是他请来的,他最后被贬到四川一所很小的师范学院去做老师,知识分子在历史洪流面前确实无力。1949年,清华分成了北京和台北两个,之前清华大学一直由美国出资。1949年以后,北京的清华大学由中国政府出资,美国的钱后来就给了台湾的新竹清华大学。

最初清华建立的时候在全国各省的招生比例是美国人定的,美国人说我最公平,按庚子赔款的分摊比例。当年的庚子赔款哪个省负担得多,哪个省招生就多,哪个省分摊的少,哪个省就招的少。当时听起来确实很公平,因为就是用这些钱办的这所留美预备学堂,所以就按这个比例来招留美预备生。清华后来变成了国立大学,按说招生方式应该有所改变,国有大学是靠全国人民纳税来支持的。

但是每次提出清华招生方案改革都会遭遇阻力。名校招生实际上会对某个年轻人的一生造成重大影响,没上名校的可能将来就会有完全不同的人生。所以不管招生方案怎么定,都会有来自各方面的强大阻力。如果按各省人口比例来定,那人口少的省市就不干了,比如上海人口比一个省少,但是考生素质高。也不能全部按分数来定,全部按分数就变成了科举。科举当年也被迫分成南北榜,因为全部按分数来定,状元、榜眼、探花就全部是江浙考生。因此虽然有一些微小调整,但清华大学直到今天在全国的招生大格局还是依照庚子赔款的分摊比例。中国因为情况复杂,最后北京很多大学都参考了清华大学的全国招生比例。当然这个方式今天也被很多人诟病。美国大学招生很容易,私立大学想怎么招就怎么招;州立大学当然倾向招本州学生,外州学生就得交更多的钱。但美国除了西点军校几乎没有国立大学,不像欧洲大陆的都是国立大学,全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