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王所,你在逗我?(第2/3页)

对景时候,这也是一种资本。

现在看来,只要魏明辉不赤膊上阵,王为完全应付得过来。

来红玉所这一年,王为几乎是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在飞快进步,行事越来越老辣,也渐渐有那么点领导干部的架势了。

“杨队,你们重案中队是个什么意见?怎么看这个案子?”

张海华微笑着问道。

魏明辉,杨振华和王为不对付,任谁都看得出来,张海华身为教导员,适当的时候也要表示一下自己的存在。

“问我的意见,我的意见很简单,这个案子,十有七八是流窜犯干的。这样的案子,这几年不少地方都发生过,单单我们西城,就有三起类似的案子,都是悬案。”

这一回,倒是没有谁马上反驳他。

事实上,很多人心里都是这么认为的。

流窜作案,历来都最让刑警头痛。

内地城市还好,而边城特殊的地理位置,令得这里的流窜人员特别多,不但有境内的流窜犯,不少还是从境外流窜进来的,“兴之所至”,就在边城犯案。随后就逃之夭夭,境外流窜来的直接逃往境外,让刑警们完全没有踪迹可寻。

边城公安系统刑事案件侦破率长期不高,这是主要原因。

甚至还有三四十年前的悬案都一直挂着的。

有人开玩笑说,这种案子,只怕连犯罪嫌疑人都已经老死了,还怎么破?

王为笑笑,说道:“定性为流窜作案,倒是比较好交差……”

杨振华顿时又不爽了,怒道:“王为,你这是什么意思?你是说我在推卸责任?”

王为还是不生气,很平和地说道:“杨队,如果定性为流窜作案,这个案子基本就不用办了。就目前这点线索,完全没办法追查下去。但这么定性,我们很难向街道办的领导交代。”

杨振华哼道:“交代不交代的,我管不了那么多,破案又不是他们坐在台上作报告,怎么讲都可以。破案是要讲究证据的。方向错了,所有功夫都是白费。辛辛苦苦搞几个月,终点又回到起点的事情,我们经历得还少吗?你是没经历过,我老杨经历得就多了。哼!”

王为说道:“流窜作案只是其中的一种可能,这个案子,应该还有另一种可能性。”

这话说得很客观很中性。

魏明辉接口说道:“还有哪一种可能性,你说说看。”

“本地人作案。而且应该就是这附近的人。”

听王为这么一说,多数人都精神一振,竖起了耳朵。

虽然他们之中不少人都认同杨振华的分析判断,这个案子流窜作案的可能性很高,但内心深处,还是想要破案的。

有几个警察是愿意让犯罪分子逍遥法外的?

“理由呢?”

“理由之一,是嫌犯对含元村的情况比较熟悉。”

“何以见得?”

“这个可以从单车车辙上分析得出来……”

王为说着,向张方打了个手势。

张方马上就将摄像机里摄录的内容放了出来。

这个设备算是相当先进了,不要说一般的派出所压根就没有摄像机,就算是刑警大队,摄像机的型号也不如张方手里这个先进,拍摄的图案有时候很不清晰。

“大家看,这道车辙,是在魏德民后院附近不远处的乡村公路上发现的,泥水印子。因为前天下了雨,乡间公路年久失修,从东边过来的路上有两个泥坑,其中一个就在魏德民家院子后边几米远的地方,单车从泥坑过,沾了泥水,在马路上留下了这道车辙……”

图像上显示,这道单车车辙在不远处开始变淡,很快就消失了。

这是因为,车轮上的泥水已经被路面吸干。

“大家看,车辙到这里,又出现了,这里是东南面出村的道路,从车辙的痕迹来看,和魏德民家院子后边马路上的车辙是一致的……”